时间: 2025-05-10 09:5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1:27
原文展示:
送甥蔡駰下第还广平 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 已遭俗弃掷,妄意堪愤惋。 他时有识别,终必为宝玩。 怀之归河朔,慎勿辄熔锻。 改作毛遂锥,颖脱奚足算。
白话文翻译:
你拿着金色的错刀,却无法刺穿鹅的眼睛。 已经遭受了世俗的抛弃,令人痛心和惋惜。 将来总有识货的人,终会把你视为宝贵的玩物。 怀着这样的希望回到河朔,切勿轻易熔炼锻造。 即使改作毛遂的锥子,也算不上什么。
注释:
典故解析:
“毛遂锥”这个典故来源于《史记》,毛遂是毛氏之子,以其聪明才智和勇气著称,后来被用作比喻聪明有才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子云,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倡导清新自然的诗风,作品多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人情世故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对侄子蔡駰的告别之际,蔡駰因科举未中而返回家乡。诗中表达了对蔡駰的安慰与鼓励,同时也反映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金错刀”作为引子,象征了蔡駰的才华与潜力。开头两句通过“金错刀”与“鹅眼贯”的对比,显示蔡駰的才华虽好,但在当时的环境中却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第三、四句则转为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蔡駰才能的信心,认为总有一天会被识货的人所重视。“怀之归河朔”一语,既是对蔡駰的寄托,也是对未来的希望。最后一句“改作毛遂锥,颖脱奚足算”,则是强调即使才华未被认可,但只要心存志向,未来依然会有属于他的一片天地。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充满对未来的希冀,表现了诗人深厚的关怀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通过“金错刀”和“鹅眼贯”的对比,突出了蔡駰的才华未被认可的无奈。同时,通过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诗人对侄子的鼓励与信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惋惜与对未来的期望,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金错刀”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才华
C. 权力
诗人对蔡駰的未来持什么态度?
A. 消极
B. 疑虑
C. 积极
“他时有识别,终必为宝玩”这两句表达了什么?
A. 对现实的不满
B. 对未来的期望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送甥蔡駰下第还广平》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前者关注个人的才华与未来,后者则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