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3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32:49
尘寰财色苦相萦。
着爱浮华役此身。
好悟灵源一点真。
绝贪嗔。便是逍遥到岸人。
在世俗的纷扰中,财富和美色让我苦恼不已。
我沉迷于浮华的事物,劳累了我的身体。
但若能领悟到灵性的源头,真正的真理。
断绝贪念和嗔恨,便是逍遥自在的真正归宿。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明显的典故,但其内容反映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强调内心的修炼和对物质的超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类似的主题常见于道家和禅宗诗人。
谭处端,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
该诗可能是在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感悟之中产生的,表达了对浮华生活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商贾逐利的现象普遍,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世俗名利的反思。
《忆王孙》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诗作,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思考与对内心灵性的追求。开头两句“尘寰财色苦相萦”,“尘寰”二字一出,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纷繁复杂的尘世。财富和美色常常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而诗人却感到无奈和苦痛。此时,诗人似乎意识到,这种追求让他失去了自我,成为了浮华的奴隶。
接下来的“好悟灵源一点真”则转向了内心的探索,提示读者内心的真实与灵性。诗人强调,唯有通过内心的领悟,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与解脱。最后一句“绝贪嗔,便是逍遥到岸人”,点明了诗的主题:只有断绝内心的贪念与嗔恨,才能达到一种超然的境地。这种思想在道教和佛教中屡见不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哲学修养。
全诗传达了一种对物质世界的反思与内心灵性的追求,强调了超越物质享受、追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尘寰财色”中的“财色”指什么?
A. 财富和美色
B. 名声和地位
C. 权力和荣耀
答案:A
诗中提到的“绝贪嗔”意味着什么?
A. 追求财富
B. 断绝内心的贪欲与愤怒
C. 享受生活
答案:B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C. 享受浮华
答案:B
与苏轼的《定风波》相比,二者都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但《忆王孙》更集中于内心的追求,而《定风波》则展现了对外界环境的洒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