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忆王孙

《忆王孙》

时间: 2025-05-10 07:54:52

诗句

上阳宫里断肠时。

春半如秋意转迷。

独坐沙窗刺绣迟。

泪沾衣。

不见人归见燕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4:52

忆王孙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上阳宫里断肠时。
春半如秋意转迷。
独坐沙窗刺绣迟。
泪沾衣。
不见人归见燕归。

白话文翻译:

在上阳宫中,心中愁苦难忍。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却像秋天一样令人迷惘。
我独自坐在沙窗前,刺绣的进度缓慢。
泪水湿透衣襟。
不见人归,只有燕子归来。

注释:

  • 上阳宫: 古代宫殿,象征寂寞与孤独。
  • 断肠: 形容极度的悲伤。
  • 春半如秋: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却感到像秋天一样的萧条和迷惘。
  • 刺绣: 代表一种传统的女性手工艺,反映诗人的孤独与无聊。
  • 泪沾衣: 泪水湿透衣襟,表达了深切的悲伤。
  • 燕归: 燕子春天回归的象征,但这里却暗示了人未归的孤独。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汪元量,南宋诗人,工诗词,风格清丽,情感细腻,对生活细节有敏锐的观察。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个人情感低落、思乡之时,反映了对某人或某事的思念与悔恨,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忧伤的情绪。

诗歌鉴赏:

《忆王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内心的愁苦与思念。开篇“上阳宫里断肠时”,点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及其内心的悲痛,仿佛置身于一个孤寂的空间,四周的环境与自身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春半如秋意转迷”,春天象征着生机,而诗人却感到一种秋天的萧瑟,这说明了情感状态的变化,春天的美好在他的眼中变得模糊不清。在“独坐沙窗刺绣迟”中,诗人一方面在进行刺绣,象征着一种无奈而又无聊的消遣,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他内心的孤独。最后“泪沾衣”,不仅是对自己悲伤心情的直接表达,也暗示着对失去的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上阳宫里断肠时”: 诗人身在宫中,心中无比悲伤。
    • “春半如秋意转迷”: 在春天的季节,诗人却感受到秋天的凄凉与迷茫。
    • “独坐沙窗刺绣迟”: 独自坐在窗前,刺绣的速度慢,暗指无所事事。
    • “泪沾衣”: 眼泪湿透了衣服,表现出痛苦的情感。
    • “不见人归见燕归”: 只见燕子返回,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增强了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春天比作生机,而秋天比作凄凉,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 燕子的归来给人带来希望,但诗人却感到更加孤独。
    • 对仗: 诗句间的对称和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失去的人的思念以及由此引发的孤独与愁苦,反映了诗人在春日里的深切孤独感。

意象分析:

  • 上阳宫: 象征孤独与封闭。
  • 春秋: 代表生命的循环与情感的变化。
  • 沙窗: 表达一种被隔绝的状态。
  • 燕子: 代表归来的希望,但在诗中却加重了孤独的感受。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宫殿名称是什么? A. 上阳宫
      B. 紫禁城
      C. 太和殿

    2. 诗人感受到的季节变化是怎样的? A. 春天变成冬天
      B. 春天变成秋天
      C. 春天保持不变

    3. 诗中“泪沾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失去的人的思念。
  • 诗词对比: 比较汪元量的《忆王孙》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反映了对故乡或人事的思念,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汪元量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意 白髭 赋谢惠醋 苦热二首 秋晚 夏日杂感四首 其三 书颍州皇甫秘教书室 冬至后三日三首 其三 次韵渊明饮酒诗 其十八 度洛因泛舟东下数里颇忆淮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字旁的字 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忙刼 黽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十年九涝 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雷芽 包含戟的词语有哪些 长眠不起 歙砚 天地诛灭 向平之愿 无愧屋漏 巾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看涨 盛极必衰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