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0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2:49
右弼武功
王大谟 〔明代〕
舆志称雄推广武,
武功虎踞右西宁。
日含叠嶂披鳞甲,
风鼓乔林振哨铃。
列戟峰前归操纵,
投鞭泉下任调停。
兵威赖有山陵赫,
指日淩烟勒碑铭。
这首诗描绘了武功的雄壮气势和壮丽山河。前两句表达了武功的崇高地位,像老虎一样屹立在西宁地区。接着通过自然景象(太阳、风)进一步渲染环境的气氛。列戟峰前的操控与调停象征着军事上的威严与决断。最后两句强调了兵威的根基与影响,预示着将来会有铭刻在碑上的伟业。
王大谟,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风格被认为富于豪情,擅长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军事气势。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对于军事力量的重视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武功及其威势,表达了对国家强盛、军事力量的崇敬与期望。
《右弼武功》通过雄浑的笔触,展现了武功的伟岸与雄壮,诗中不仅有对自然壮丽景象的描写,更有对军事力量的赞美。开篇即以“舆志称雄”引出主题,表现出武功在社会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接下来的“武功虎踞右西宁”,形象地描绘出武功如猛虎般的威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自然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借助“日含叠嶂”和“风鼓乔林”的描写,将环境与武功的气势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氛围。此种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使得武功的形象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兵威赖有山陵赫,指日淩烟勒碑铭”,既是对武功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暗示军事的威严与功绩将被铭记。整首诗在情感上从崇敬到期望,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武功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对武功的崇高敬意,强调军事力量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展现了诗人对未来辉煌成就的期待。
诗中“舆志称雄”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个人志向
B. 武功受到社会的赞誉
C. 对国家的批评
D. 对自然的描写
“武功虎踞右西宁”中的“虎踞”意指:
A. 柔弱
B. 强大而稳重
C. 随意
D. 低调
《出塞》同样表现了军事力量与英雄气概,但更加侧重于边疆的艰辛与豪情。王大谟的《右弼武功》则突出武功的威严与壮丽,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