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曾宾谷农部西溪渔隐图 其一

《题曾宾谷农部西溪渔隐图 其一》

时间: 2025-05-12 07:42:54

诗句

胜境西泠外,蒹葭深复深。

叩舷堕山翠,七十二峰阴。

未乞樵风便,能谐渔父心。

盱江江上客,翻入城人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42:54

原文展示:

胜境西泠外,蒹葭深复深。
叩舷堕山翠,七十二峰阴。
未乞樵风便,能谐渔父心。
盱江江上客,翻入城人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泠湖外美丽的自然景色,芦苇丛生,深邃而幽静。轻轻敲击船舷,山色如翠般倒映在水中,七十二座山峰的阴影在水面上摇曳。虽然我没有请求樵夫的微风,但也能感受到渔夫的悠闲心境。江上的旅人,便如同吟唱入城的诗人一般,意境深远。

注释:

  • 胜境:美丽的景色,指西泠湖的美丽自然。
  • 蒹葭:芦苇,生长在水边,象征着幽静和清凉。
  • 叩舷:敲打船舷,通常表示船在水中行驶时的轻拍声。
  • 山翠:山的青翠色,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
  • 樵风:樵夫的微风,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静谧。
  • 渔父:渔夫,代表着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 盱江:江边,表示在江边的游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培,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冯培游览西溪时,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渔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清代文人追求恬淡生活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淡雅的语言描绘了西泠湖的自然美,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胜境西泠外,蒹葭深复深”,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勾勒出一幅清幽的自然图景,令人感到心灵的宁静。第三句“未乞樵风便,能谐渔父心”,展示了诗人对渔夫那种自在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世俗喧嚣的逃避。最后一句“盱江江上客,翻入城人吟”,则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诗意的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胜境西泠外:指西泠湖外的美丽景色,开篇即引入自然美。
  2. 蒹葭深复深:形象描绘芦苇的深幽,增强了静谧的氛围。
  3. 叩舷堕山翠:触动船舷,山色倒映在水中,增添了动感。
  4. 七十二峰阴:提到特定的山峰,具体而生动,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5. 未乞樵风便: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期盼,渔父的心境。
  6. 能谐渔父心:渔父心态的宁静,反映诗人内心向往。
  7. 盱江江上客:引入人,增强生活气息。
  8. 翻入城人吟: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表达诗意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山翠”形容山的颜色,生动形象。
  • 对仗:如“叩舷堕山翠,七十二峰阴”,增强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色赋予情感,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渔夫恬淡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蒹葭:象征幽静、清新,代表自然的生机。
  • 山翠:象征秀美的自然景色,传达宁静的气息。
  • 渔父:象征悠闲自在的生活,体现对世俗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观主要是哪个地方? A. 西湖
    B. 西泠
    C. 东流

  2. “叩舷堕山翠”中“叩舷”指的是什么? A. 敲打船舷
    B. 滑行
    C. 鱼跃

  3. 诗中提到的“渔父”代表什么? A. 忙碌的生活
    B. 悠闲的生活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同样描写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 《泊船瓜洲》 by 王安石:表现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题西林壁》 by 惠能: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题西林壁》更强调哲理与内心的领悟,而《题曾宾谷农部西溪渔隐图》则更突出了自然的宁静与渔父的生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怨三三 雨中闻哭 怨三三 怨三三 鹿葱 怨三三 秋怀 怨三三(登姑熟堂寄旧迹,用贺方回韵) 春晓曲 白令海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机中口占 春晓曲 春晓曲 春晓曲 回文 春晓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莺歌蝶舞 走之旁的字 过界 典则俊雅 孤念 天縡 迟眉钝眼 黹字旁的字 卫跸 十字旁的字 珊瑚在网 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染神乱志 建之底的字 疋字旁的字 浅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