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2:08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扰乱了我的心绪,梦中的泽边芦苇在楚国的细雨中显得格外深沉。
自从大梧桐的叶子在阶前滴落,你为何要吟唱如此悲伤的诗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俊逸著称,擅长五律、七律,特别是绝句。他的诗作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并对时事有独特的见解。
创作背景: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创作于杜牧被贬齐安郡期间。此时他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诗中流露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个人情感的思索。
杜牧的《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二以秋声、梦泽和自然意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首句“秋声无不搅离心”便直接传达出诗人对秋季的感受,秋天的声音不仅是自然的回响,更是情感的共鸣,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思绪。梦泽中的“蒹葭”在细雨中显得特别凄凉,象征着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描写大梧叶的滴落,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忧伤情绪。整个诗篇通过秋天的意象,巧妙地将外在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秋天的愁绪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秋声无不搅离心”中的“搅”字可以理解为:
A. 平静
B. 干扰
C. 促进
D. 分开
诗中提到的“蒹葭”主要象征:
A. 美丽
B. 孤独与悲伤
C. 丰收
D.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杜牧的《齐安郡中偶题二首》都表达了对国家和人生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杜牧则更侧重于个人感情的抒发,二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