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2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23:57
忆齐安郡
杜牧 〔唐代〕
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
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
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
终掉尘中手,潇湘钓漫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齐安郡的怀念。诗人回忆起自己在云梦泽南部的生活,那里是他一生中最醉心的地方。诗人描述了一夜的风吹动竹林,江水伴随着秋雨悄然流淌。尽管自己在生活中常常感到卑微不堪,但他努力学习,追求理想,最终却发现自己仍然沉浸在世俗的烦恼中,无法自拔。他想要在潇湘的水边悠闲地钓鱼,享受那种恬淡的生活。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且含蓄见长,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杜牧的生活经历丰富,曾任职于多地,见识广博。他的诗多反映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忆齐安郡》写于杜牧晚年,诗中流露出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当下生活的无奈和思索。齐安郡作为一个地名,可能是诗人曾经的居住地,诗中充满了对故土的眷恋。
《忆齐安郡》是杜牧在晚年时写的一首抒怀之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开篇“平生睡足处”一句,立即引出诗人对往昔宁静生活的回忆,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云梦泽南州”,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形成了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冲突。
“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风与雨的交融让人感受到一种愁绪,似乎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诗人在此刻体验到的是对自然的感知与对人生的思考,仿佛在告诉我们,即使在美丽的自然中,内心也难免有所困扰。
最后两句“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诗人以自谦的态度承认自己在生活中处于卑微的境地,尽管努力学习,但仍然感到无奈。“终掉尘中手,潇湘钓漫流”最终引向一种理想化的生活:在潇湘的水边钓鱼,象征着诗人向往的宁静和自由,恰似他对未来的渴望。整首诗在抒情中又透出一种哲理,反映出杜牧对自我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自我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揭示了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杜牧的“云梦泽”指的是什么地方?
诗中提到的“潇湘”象征着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