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4:21
原文展示:
宿雨冒空山,空城响秋叶。
沉沉暮色至,凄凄凉气入。
萧条林表散,的砾荷上集。
夜雾著衣重,新苔侵履湿。
遇兹端忧日,赖与嘉宾接。
白话文翻译:
在雨后,云雾笼罩着空旷的山峦,空城中传来秋叶的沙沙声。
沉沉的暮色降临,凄凉的寒气渐渐渗入。
萧条的林间,落叶纷散,水面上漂浮着沉重的雨滴。
夜雾笼罩着衣裳,新的青苔侵湿了鞋子。
此时正值忧愁的日子,唯有与知己相聚,方能排解心中的烦忧。
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心境的结合,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无常、友谊珍贵的感悟,这在古诗中常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河南,晚年曾任职于长安,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郡中某个秋雨绵绵的日子,借雨景表达忧愁,同时向朋友元锡和杨凌致以问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个雨后秋天的凄凉景象,营造出一种沉静而忧愁的氛围。开头“宿雨冒空山”,将雨后的景色与空旷的山峦结合,形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而“空城响秋叶”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孤独感。随着“沉沉暮色至,凄凄凉气入”,诗人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意,暗示内心的忧愁。接下来的“萧条林表散,的砾荷上集”则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心境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最后两句则转向人际关系,表达了在忧愁时与好友相聚的安慰与依赖,体现了友情的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夜雾著衣重”将夜雾拟人化,增添了情感的深度;“空城响秋叶”则通过声音描写增强了诗的氛围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同时传递出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人在困境中对友谊的依赖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郡中对雨》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但韦应物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与心境的结合,而杜甫则通过直接的叙述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