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0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8:13
减字木兰花 其五 秦淮归棹
作者: 王士禛 〔清代〕
隔溪桃叶。照影秋波双画楫。
旧日琅邪。红板桥南第几家。
趁潮归去。一缕柔情无著处。
但有垂杨。叶叶枝枝解断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水中划船的情景。溪水边的桃树叶在水面上投下影子,像是画中的船桨。曾经在琅邪的日子里,红板桥南有多少人家?我趁着潮水归去,心中缠绵的情感无处寄托。只有那垂杨树,叶子一片片,仿佛在无情地割断我的心肠。
作者介绍:王士禛(1634年-1711年),字季良,号澄斋,清代诗人、书法家及画家,擅长诗词,风格清丽,常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本诗成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游历时的感受,尤其是在秦淮河边的那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往昔的追忆。
《减字木兰花 其五 秦淮归棹》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水边划船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往昔的怀念和心中柔情的无处寄托。诗的开头“隔溪桃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秋水与桃叶交融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优雅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旧日琅邪”,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生活中那些温暖瞬间的眷恋。在“趁潮归去”的句子里,隐含了生活的匆忙与无奈,仿佛时间在不断流逝,而情感却无处安放。
最后“但有垂杨,叶叶枝枝解断肠”让整首诗透出一股浓烈的思乡情怀与离愁,垂杨树的意象在诗中成为了情感的寄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苦涩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传达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往昔的眷恋,展现了王士禛诗歌中常见的情感细腻和自然景物的和谐统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内心情感的孤独,借助自然意象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隔溪桃叶”中“溪”指什么?
“趁潮归去”表达的情感是?
“但有垂杨”中“垂杨”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和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士禛的《减字木兰花 其五 秦淮归棹》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