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5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50:16
会朝四海登图籍,
绛阙清都想盛容。
春色已知回寸草,
霜威从此霁寒松。
饮如嚼蜡初忘味,
事与浮云去绝踪。
四十九年蘧伯玉,
圣人门户见重重。
在新年朝会之际,四海的士人都来朝贺,登上册籍,想要在绛阙和清都展示自己的风采。春天的气息已经知道如何让寸草复苏,霜的威严从今朝开始驱散寒松的冷光。饮酒的感觉如同在嚼蜡,初时竟忘了酒的滋味,种种事务如浮云一般消散不见。四十九年过去了,蘧伯玉的才华依旧,圣人的门庭显得层层叠叠,气氛威严而深厚。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多以豪放和清新见长,且擅长山水、田园诗,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次韵元日》是黄庭坚在新年之际所作,表达了对新年气象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新年朝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新年到来的期盼与对人生的思索。开篇即以“会朝四海登图籍”引入,展现出朝会的盛大场面,既有对人事的记载,也有对理想的追求。接着“春色已知回寸草”,春天的到来预示着万物复苏,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然而,随之而来的“霜威从此霁寒松”则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思,尽管春天将至,寒冷依然存在,暗示人生中难免经历的困境与挑战。
诗中“饮如嚼蜡初忘味”一语颇具哲理,表明世事如烟,纵使身处盛会,内心却感到无味,这种失落感令人深思。而最后的“圣人门户见重重”则是一种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强调了修身齐家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春天的生机与寒冬的萧瑟,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既有对新春的期盼,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信心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新年与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智慧与知识的向往。
《次韵元日》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黄庭坚
C. 杜甫
D. 白居易
“饮如嚼蜡”中“蜡”指代什么?
A. 酒的滋味
B. 生活的苦涩
C. 无味的感觉
D. 春天的气息
诗中提到的“蘧伯玉”代表了什么?
A. 美好事物
B. 智慧与修养
C. 春天的希望
D. 生活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