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1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19:05
八月十四夜对月
作者: 方岳 〔宋代〕
澄空四无云,明月如凝霜。
岸巾南窗下,领略今夕凉。
鸱夷渴生尘,风味不可忘。
欲上排九关,笺此世故忙。
百年几今夕,今我持空觞。
竹君自可人,清影飞度墙。
挹彼风露姿,浣此冰雪肠。
明当醅瓮熟,春溜翻糟床。
良夜难虚拘,当复会此堂。
所不偿予言,有如明月光。
在澄澈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明亮的月光仿佛凝结成霜。
在南窗下的岸边,感受着今夜的凉意。
鸱夷渴望生存的尘埃,风的味道令人难以忘怀。
我渴望登上九关,写下这繁忙世事的感慨。
百年中又是几次今夜,我手中举着空酒杯。
竹子君子自能陶冶人情,清影飞舞透过墙壁。
我在这一刻感受风露的姿态,洗净冰雪般的忧愁。
明天酒坛里的酒应该已经酿熟,春水再次翻动酒糟。
这样的良夜难以虚度,我希望能再聚会此堂。
我所说出的愿望,犹如明亮的月光。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人生哲理及孤独情怀,常以月亮、竹子等意象为主。
此诗写于农历八月的中秋之夜,正值团圆佳节,诗人以月亮为媒介,表达内心的孤独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这首诗以“明月”为主题,在八月的中秋之夜,诗人通过描绘澄澈的夜空和明亮的月光,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及内心的孤独情感。诗的开篇以“澄空四无云,明月如凝霜”展现了一个宁静而清丽的夜晚,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岸巾南窗下”描绘出一个悠闲的氛围,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与凉爽。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逐渐流露出内心的失落与对世事的感慨,“欲上排九关,笺此世故忙”显示了他对人生繁忙与无奈的思考。
“百年几今夕,今我持空觞”中的“空觞”象征着孤独和对过往的惋惜,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最后,诗人以“明当醅瓮熟,春溜翻糟床”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虽有对现实的无奈,但仍不失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对人情世故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和期盼,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月亮为中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情感与孤独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明月如凝霜”中的“凝霜”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竹君”指代什么?
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对比,可以看出宋代诗人方岳在情感深度和哲理思考上的独特之处,展现了不同诗人对月亮的各自理解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