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

时间: 2025-07-29 09:12:54

诗句

秋云七尺藤,夜雨一卷书。

寂寞空山人,微此谁与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12:54

原文展示:

秋云七尺藤,夜雨一卷书。
寂寞空山人,微此谁与居。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云朵在七尺高的藤架上飘荡,夜里雨声淅沥,我独自卷起书卷。空山寂寞,只有我一个人,不知还有谁能与我共处于此呢?

注释:

  • 秋云:秋天的云彩,常常给人一种清冷、孤寂的感觉。
  • 七尺藤:七尺高的藤条,形容藤架的高度,可能暗示着秋天的丰收。
  • 夜雨:夜间的雨,表现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卷书:卷起书卷,表示正在阅读或思考。
  • 寂寞空山:形容山中寂静,没有人烟。
  • 微此: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自问。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秋云”、“夜雨”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孤独的情感,反映出当时士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方岳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方岳隐居于山林之中时,表现出他对孤独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开篇的“秋云七尺藤”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清新感。接着“夜雨一卷书”则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思考、阅读,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诗的最后两句“寂寞空山人,微此谁与居”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思考与自问。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清幽、淡泊的情怀,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秋云七尺藤”:描绘秋天的云彩和藤架,营造出一个安静、和谐的自然景象。
    2. “夜雨一卷书”:夜晚的雨声伴随着阅读,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思索。
    3. “寂寞空山人”:空山之中只有自己,强调孤独感。
    4. “微此谁与居”:自问无人相伴,进一步加深孤独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秋云”与“夜雨”比喻诗人对自然的感受。
    • 拟人:夜雨似乎与诗人在对话,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与个人的孤独,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世俗的超脱与思考。

意象分析:

  • 秋云:象征着成熟与静谧,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 夜雨:暗示孤独与思索,雨声使环境更显清幽。
  • 书卷:代表知识与思考,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云七尺藤”意指什么?

    • A. 秋天的云彩
    • B. 一种植物
    • C. 诗人的身高
  2. 诗的最后一句“微此谁与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但更强调了豪放与洒脱,而方岳的诗则更为内敛与沉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寄窦七中丞 九日言怀 八月十七日夜书怀 发潭州寄李宁常侍 杂曲歌辞 圣明乐 杂曲歌辞 其五 宫中乐 杂曲歌辞 其二 宫中乐 九日黄白二菊花盛开对怀刘二十八 社日早出赴祠祭 从军词五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跟风 耂字旁的字 露人眼目 八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阳九之阸 刓方为圆 人之云亡 月子病 怨恶 囷府 用非所学 包含麟的成语 酉字旁的字 首丘之念 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