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21
太室三招提,其趣皆不同。
不同非一趣,况是天游宫。
双岭前夹门,阁道复横空。
宝坊若花积,宛转不可穷。
流泉自成池,清松信饶风。
秋晏景气迥,皛明丹素功。
将近隐者邻,远与西山通。
大师假惠照,念以息微躬。
太室山上的三座招提寺,各具不同的风韵。
不同的风韵并非只有一种,更何况这里是天游宫。
双岭之间有一道夹门,阁道横跨在空中。
宝坊如同繁花般堆积,曲折而深奥,难以穷尽。
流动的泉水自成一个小池,清风中松树摇曳自如。
秋天的气候截然不同,明亮的丹青色彩展现出自然的功力。
这是靠近隐士的邻居,与西山遥相呼应。
伟大的师者赐予光辉,愿以此来安息我微弱的身躯。
作者介绍:储光羲,唐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对太室山三座招提寺的描述,表现出各自的不同魅力,强调了自然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特别是“不同非一趣,况是天游宫”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以“流泉自成池,清松信饶风”描绘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水流与松风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最后的“大师假惠照,念以息微躬”则是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智慧的渴望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自然之美,体现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对清静、自然、智慧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太室三招提”是指什么?
诗中的“流泉自成池”表现了什么样的意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储光羲的隐逸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自然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更加注重音韵与意境,而储光羲则在细节描绘上更为生动,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深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