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相和歌辞。野田黄雀行

《相和歌辞。野田黄雀行》

时间: 2025-05-04 02:01:17

诗句

啧啧野田雀,不知躯体微。

闲穿深蒿里,争食复争飞。

穷老一颓舍,枣多桑树稀。

无枣犹可食,无桑何以衣。

萧条空仓暮,相引时来归。

邪路岂不捷,渚田岂不肥。

水长路且坏,恻恻与心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1:17

相和歌辞·野田黄雀行

作者:储光羲 〔唐代〕

原文展示:

啧啧野田雀,不知躯体微。
闲穿深蒿里,争食复争飞。
穷老一颓舍,枣多桑树稀。
无枣犹可食,无桑何以衣。
萧条空仓暮,相引时来归。
邪路岂不捷,渚田岂不肥。
水长路且坏,恻恻与心违。


白话文翻译:

啧啧的野田小雀,不知道自己身躯的渺小。
它们悠闲地穿梭在深深的蒿草中,争食又争飞。
穷苦的老人独自居住在破旧的房舍中,枣树虽然多,桑树却稀少。
没有枣子还可以吃,没有桑树又如何穿衣呢?
空荡荡的仓库在黄昏时显得更加萧条,彼此相依着回家。
偏僻的小路难道就不容易走吗?水边的田地难道就不肥沃吗?
水长了,路也坏了,心里却感到难以割舍。


注释:

  • 啧啧:形容鸟鸣声或赞叹声。
  • 躯体微:身体微小,暗指小鸟的渺小。
  • 深蒿里:指深厚的蒿草丛中。
  • 颓舍:破旧的房舍。
  • 桑树:指桑树,桑树的叶子是养蚕的食物。
  • 萧条:形容冷清、凋零的状态。
  • 邪路:偏僻的小路。
  • 渚田:水边的田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储光羲,唐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与变革的年代。其诗风多描绘乡村生活,关注民生疾苦,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存状态和农民的困境。随着社会的变迁,农村生活逐渐萧条,诗人借小鸟的生活反映了农民的无奈与挣扎。


诗歌鉴赏:

《相和歌辞·野田黄雀行》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以小鸟的形象为引子,反映了农民的艰辛和对生活的无奈。开篇以“啧啧野田雀”引入,生动地描绘了鸟儿在田野间穿梭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自由、轻松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揭示了生活的残酷与悲凉。

诗中提到“穷老一颓舍,枣多桑树稀”,通过对比,表达了物质匮乏的现实,点出农民生活的困境。枣树多但桑树稀,暗喻了生存条件的艰辛,缺少桑树意味着无法衣食无忧。最后几句“水长路且坏,恻恻与心违”,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虽然有肥沃的土地,但道路的损坏让人无法安心耕作,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揭示了农民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的生存状态,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怀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啧啧野田雀,不知躯体微:以鸟的鸣叫引入,象征自由与无忧,反衬出其渺小。
    • 闲穿深蒿里,争食复争飞:描绘鸟儿在草丛中觅食的活泼场景,表现生命的顽强。
    • 穷老一颓舍,枣多桑树稀:对比生活的富足与贫困,点出农民的生活困境。
    • 无枣犹可食,无桑何以衣:强调桑树的重要性,象征了农民的生存依赖。
    • 萧条空仓暮,相引时来归:描绘黄昏时分的孤独与无奈,暗示对未来的担忧。
    • 邪路岂不捷,渚田岂不肥:质疑偏僻小路的便捷,反映出对自然资源的渴望。
    • 水长路且坏,恻恻与心违:表现内心的矛盾与期望的破灭。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鸟儿的生活比作农民的生存状态,展示小生命与大环境的相互影响。
    • 拟人:给小鸟赋予了情感,使其不仅是自然的生物,还是生活的象征。
    • 对仗:如“枣多桑树稀”,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小鸟的生活展现农村的艰辛,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物质匮乏的无奈与反思。


意象分析:

  • 野田雀:象征自由与乐观,但也暗示脆弱。
  • 枣与桑:分别象征着生存和衣物,体现了生活的必需品。
  • 空仓:象征着贫困与无奈,暗示生活的窘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相和歌辞·野田黄雀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储光羲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无桑何以衣”是指什么? A. 没有枣子
    B. 没有桑树
    C. 没有水田
    D. 没有鸟

  3. 诗中“空仓”所表达的意思是: A. 生活富裕
    B. 生活贫困
    C. 生活安逸
    D. 生活快乐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鸟鸣涧》:同样描绘自然中鸟的生活,但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春望》:表现了战乱中的人们对生活的忧虑,主题相近,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 晚霁登王六东阁 登南岳事毕谒司马道士 巡按自漓水南行 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 巫山高 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 登城楼望西山作 登总持寺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舟字旁的字 百舍重茧 变化有时 龜字旁的字 撼天震地 推涛作浪 运贩 双人旁的字 大驾 把酒持螯 用字旁的字 夏官正 染指垂涎 铸字 韭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