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讽六首 其一

《感讽六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7 20:21:20

诗句

人间春荡荡,帐暖香扬扬。

飞光染幽红,誇娇来洞房。

舞席泥金蛇,桐竹罗花床。

眼逐春瞑醉,粉随泪色黄。

王子下马来,曲沼鸣鸳鸯。

焉知肠车转,一夕巡九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1:20

原文展示:

感讽六首 其一
作者: 李贺 〔唐代〕

人间春荡荡,帐暖香扬扬。
飞光染幽红,誇娇来洞房。
舞席泥金蛇,桐竹罗花床。
眼逐春瞑醉,粉随泪色黄。
王子下马来,曲沼鸣鸳鸯。
焉知肠车转,一夕巡九方。

白话文翻译:

人间的春天温暖而生机勃勃,帐幕之中香气四溢。
飞舞的光影映染了幽红的色彩,娇媚的人儿来到洞房。
舞席上泥金色的蛇舞动,桐木和竹子的花床装饰华丽。
眼睛随着春天的醉意微闭,脸上的粉妆因泪水而显得苍黄。
王子下马而来,曲沼边鸳鸯在鸣叫。
谁知道心中的烦恼如车轮般转动,一夜之间巡游九方。

注释:

  • 荡荡:形容春天的气氛生气勃勃,充满活力。
  • :帐幕,指用来遮挡的帷帐。
  • 飞光:光影飞舞,形容春天的明亮。
  • 誇娇:夸耀的娇媚,形容女子的妩媚。
  • 泥金蛇:用泥金装饰的蛇,可能是舞蹈或装饰品的象征。
  • 泪色黄:因泪水而显得苍黄,形容女子因情感波动而失去妆容的美丽。
  • 肠车:比喻心中的烦恼和忧愁,像车轮一样不断转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李贺的诗歌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后人的高度赞誉。

创作背景:李贺生活在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变动和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现实的感慨与讽刺,特别是在描绘人性和社会现象时,常用夸张和对比等手法。

诗歌鉴赏:

这首《感讽六首 其一》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与欢愉,展现了一种繁华与荒凉交织的情感。开篇以“人间春荡荡”引入,生动地呈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活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愈加浓烈的情感在温暖的表象下逐渐显露出深层的忧愁与烦恼。

在描绘春日的欢愉时,李贺用“帐暖香扬扬”刻画了温馨的氛围,但随即转向“粉随泪色黄”,表现出一种由欢乐转向悲伤的情感变化。这里的“泪色黄”不仅是对美丽的失去的感叹,也暗示了人世间的无常。

诗中“王子下马来,曲沼鸣鸳鸯”则勾画出一个似乎美好的场景,然而“焉知肠车转,一夕巡九方”则让人意识到,即使在看似美好的环境中,内心的烦恼依然如影随形。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李贺诗作的魅力所在,既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也流露出对人间苦难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间春荡荡:描绘春天的生机,象征着希望和活力。
  2. 帐暖香扬扬:展现了温暖和香气,营造了一种愉悦的氛围。
  3. 飞光染幽红:光影纷飞,渲染出一种浪漫的气息。
  4. 誇娇来洞房:强调女子的娇媚,可能暗示婚嫁的欢庆。
  5. 舞席泥金蛇:生动描绘舞蹈的华丽,象征着欢庆和奢华。
  6. 桐竹罗花床:床铺的装饰体现出生活的富贵。
  7. 眼逐春瞑醉:醉于春色,暗示沉醉于快乐的情感。
  8. 粉随泪色黄:因泪水而失去美丽,展现悲伤的情绪。
  9. 王子下马来:引入王子的形象,可能是理想中的英雄。
  10. 曲沼鸣鸳鸯:描绘美好的场景,象征爱情与和谐。
  11. 焉知肠车转:心中的烦恼如车轮转动,暗示内心的忧虑。
  12. 一夕巡九方:夜晚的思绪游荡,象征着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烦恼比作车轮,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重。
  • 对仗:通过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天的特征赋予情感,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人间的烦恼,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性深层次的思考,反映出一种矛盾的情感基调:既向往美好,又无奈于生活的苦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希望和美好。
  • :代表温暖的环境,也暗示人际关系的亲密。
  • 飞光:象征光明与希望,同时也暗示瞬息万变的人生。
  • 泪色黄:泪水与失落的结合,反映出痛苦与美丽的对比。
  • 王子:理想中的英雄,象征着希望与救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帐暖香扬扬”描绘了什么样的气氛?

    • A. 寂静
    • B. 欢乐
    • C. 悲伤
  2. “飞光染幽红”中的“飞光”指的是什么?

    • A. 风
    • B. 光影
    • C. 雨水
  3. 诗中提到的“肠车转”比喻了什么?

    • A. 快乐
    • B. 忧愁
    • C. 梦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探讨生与死、人生无常的主题。

诗词对比
李贺的《感讽六首 其一》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李贺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起伏,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文选》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鹧鸪天 乙亥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其八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 芷町酒后读余天香词,荡气回肠,不能自已,因亦述红燕故事索赋 鹧鸪天 庚辰十一月朔日仿遗山宫体八首 其一 鹧鸪天 夜怨 鹧鸪天 晋城道中二阕 其一 鹧鸪天平韵十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舟字旁的字 赡美 恭而敬之 学问思辨 攴字旁的字 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触类而通 诗毫 栉垢爬痒 至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翻肠搅肚 迥逖 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衰结尾的成语 亠字旁的字 有眼无珠 如碎如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