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0:13
孀妾怨夜长,独客梦归家。
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
帘外月光吐,帘内树影斜。
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孤独的女子在漫长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她怨恨夜晚的漫长,独自在梦中回到家乡。屋檐下的虫子在缠绕丝线,灯光映照在墙壁上,花朵似乎在垂下。窗帘外的月光洒落,窗帘内的树影斜斜地投射进来。轻柔的露水在空中飞舞,点缀着池塘中的荷花。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夜长”与“月光”常常被古人用来表达思念和孤独的情绪,这些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屡见不鲜。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奇特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展现出浓厚的个性与感情,常常用奇特的意象和豪放的笔法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作于诗人身处仕途困顿之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家乡的思念,借夜晚的孤独和虫鸣花影,渲染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八月》是一首充满了情感和细腻描写的诗。诗的开头“孀妾怨夜长”,便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的氛围中,诗人通过“孀妾”的身份,表达了一种对漫长夜晚的无奈与怨恨,似乎在诉说着失去和孤独的痛苦。而“独客梦归家”又将这种孤独感加深,独自一人的思念更显得心酸。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细腻的意象来呈现夜晚的静谧与美丽。“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展示了虫子在夜里忙碌的场景,映照出一种生活的细致与宁静。诗人用“灯垂花”来形容灯光下的花朵,给人一种温暖和柔和的感觉,这种对比使得孤独的情感更加深刻。
到了最后两句,“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诗人用露水轻盈的形态与池塘中的荷花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美的画面,似乎在表达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对比与融合,使得整首诗在孤独中又透出一丝希望与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孤独的怨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中“孀妾”指的是:
A. 嫁人
B. 失去丈夫的女子
C. 童子
D. 女神
“傍檐虫缉丝”描绘的是:
A. 白天的忙碌
B. 夜晚的宁静
C. 秋天的景象
D. 春天的生机
诗中表现思乡情的句子是:
A. 孀妾怨夜长
B. 独客梦归家
C. 帘外月光吐
D. 悠悠飞露姿
李贺的《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八月》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孤独与思念的感受,但李贺通过自然意象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更为柔和的情感,而杜甫则更为直接、悲怆,表现出更为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个人命运。两者在情感的表达和意象的使用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诗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