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同刘劝农彦和葛县令祐之游苍谷口四首 其四

《同刘劝农彦和葛县令祐之游苍谷口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6 19:09:59

诗句

地炉火在壁灯昏,睡觉山堂笑语温。

豆粥一盂官事了,缓摇吟辔出山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9:59

原文展示:

同刘劝农彦和葛县令祐之游苍谷口四首 其四
作者: 王恽 〔元代〕

地炉火在壁灯昏,
睡觉山堂笑语温。
豆粥一盂官事了,
缓摇吟辔出山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山居生活画面。壁炉的火光映照着昏暗的灯光,我在山堂中安然入睡,耳边传来轻松的笑语。吃完一碗豆粥,处理完官事,慢悠悠地摇动马缰,准备离开山门。


注释:

  • 地炉:一种常见的取暖用具,通常置于地面,能够提供温暖。
  • 壁灯:墙上的灯,照明用具。
  • 睡觉:这里指的是安然入睡,表示一种轻松的生活状态。
  • 山堂:指山中的屋子或房间。
  • 豆粥:用豆类煮成的粥,简单而朴实的食物。
  • 官事:指公务或官职相关的事务。
  • 吟辔:吟咏时缓慢摇动马缰,表示准备离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恽,元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作者与友人一起游览苍谷口,诗中流露出对山林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漠及对悠闲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山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共度悠闲时光的惬意。开头两句通过“地炉火”和“壁灯”描绘出温暖而柔和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诗人躺在山堂中,享受着安静的睡眠,耳边传来朋友的笑语,表现出生活的惬意与人际的和谐。

“豆粥一盂官事了”一句,既是对饮食的描写,也暗示着官场事务的结束,体现出诗人对世俗繁杂的解脱,反映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缓摇吟辔出山门”则是诗人准备离开山谷,继续游历的写照,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态度。

整首诗使用了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珍视,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炉火在壁灯昏:描绘出冬日夜晚温暖的环境,火光与灯光交相辉映,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2. 睡觉山堂笑语温:在山堂中安睡,温暖的笑语环绕,渲染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3. 豆粥一盂官事了:吃完一碗豆粥,象征着简单的生活和官事的结束,体现了诗人的洒脱。
  4. 缓摇吟辔出山门:慢慢地摇动马缰,准备离开,展现了诗人的从容与淡定。

修辞手法

  • 对比:温暖的火光与昏暗的灯光形成对比,增强了环境的温馨感。
  • 意象:炉火、山堂、豆粥等意象构成了田园生活的理想画面。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赞美,体现了对官场生活的逃避与对友人陪伴的珍惜,表现了追求安逸自在生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地炉:象征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
  • 山堂:代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居所。
  • 豆粥:朴素的饮食,象征简朴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豆粥”象征什么? A. 豪华生活
    B. 朴素生活
    C. 繁忙生活

  2. 诗人准备离开山门时的心情是? A. 焦虑
    B. 从容
    C. 悲伤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官场的追求
    B. 对自然与友谊的珍视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杂诗》同样描绘了山水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王恽的作品则着重于人际关系与生活情趣的表达。两者均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元代文学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阁词二首 朱可肥陈西老徐灵渊携酒饯别饮罢以周兴嗣千 题归雁图 游雁荡山八首·石门庵 蝗飞高 访观公不遇 路逢杨嘉猷赴官严州 赠不食姑 怀赵紫芝翁灵舒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会景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止字旁的字 杂猥 法眼通天 孤文断句 白马素车 门字框的字 包含肯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喜的成语 饱经忧患 捅马蜂窝 釒字旁的字 校饬 质开头的成语 車字旁的字 包含牍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妙丽 牛衣岁月 近在咫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