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3:43
层岩重倚尚斜阳,
山下风烟一漫苍。
恨煞爱山王老子,不来同宿赞公房。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层层叠叠的山岩在斜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巍峨,山下的风烟弥漫,景色苍茫。诗人对王老子的怨恨是因为他太爱山,却不来和我一起住在赞公的房子里。
王恽(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字仲明,号澹庵,浙江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山水自然为题材,善于捕捉景物中的细腻情感。王恽的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游栖嵓寺三首》是王恽在游览栖嵓寺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的情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怅惘,反映了他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期盼。
这首诗的意象非常生动,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怨恨,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效果。首句“层岩重倚尚斜阳”以“层岩”勾勒出山的雄伟,结合“斜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夕阳西下时的静谧和孤独。接下来的“山下风烟一漫苍”则通过描写山下的雾霭,进一步增强了整个环境的朦胧感,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遐想与思念。
最后两句“恨煞爱山王老子,不来同宿赞公房”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既有对王老子的羡慕之情,也有对友人不来相聚的怨恨,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给予读者一种深刻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孤独的感慨,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一位?
A. 李白
B. 王恽
C. 杜甫
诗中“层岩重倚尚斜阳”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夜晚的星空
B. 傍晚的山景
C. 清晨的湖面
“恨煞爱山王老子”中的“王老子”指的是谁?
A. 道教创始人
B. 古代圣人
C. 诗人的朋友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恽的《游栖嵓寺三首 其三》,感受其诗歌艺术的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