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4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47:10
一落索
晁端礼 〔宋代〕
正向溪堂欢笑。
忽惊传新诏。
马蹄准拟乐郊行,
又欲近长安道。
鹳鹊楼边初到,
未花残莺老。
崔徽歌舞有余风,
应忘了东平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正与友人欢笑在溪堂,突然传来一声新诏的消息。马蹄声响,准备在郊外游玩,却又想走向长安的路。鹳鹊楼旁,刚到时花尚未凋零,莺鸟也未老去。崔徽的歌舞热闹非凡,却似乎让人忘记了东平的美好。
晁端礼(生卒年不详),北宋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理想的追求。
《一落索》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繁荣与文化发展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欢笑与游玩,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变化的敏感。
《一落索》以欢笑开篇,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紧接着却通过“忽惊传新诏”这一突发事件,打破了欢乐的氛围,暗示了官场变幻无常的现实。诗中“马蹄准拟乐郊行,又欲近长安道”体现了诗人对游玩的渴望与对长安的向往,长安不仅是政治中心,更是文化与繁华的象征。
在描绘景色时,诗人通过“鹳鹊楼边初到,未花残莺老”表现出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隐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的“崔徽歌舞有余风,应忘了东平好”则是对繁华表象的反思,崔徽的歌舞虽然热闹,但却让人忘却了更深层次的美好。
整首诗在轻松与沉思之间游走,展现了人们在乐趣与责任之间的纠葛,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警觉。
全诗通过欢笑与新诏的对比,表现了生活的矛盾:在欢快的表象下,潜藏着对现实的忧虑与思考。诗人以此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要警惕生活的变化。
诗中提到的“新诏”指的是什么?
A. 新的命令
B. 新的诗歌
C. 新的朋友
D. 新的歌舞
“马蹄准拟乐郊行”中的“马蹄”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出行
C. 春天
D. 思念
诗人对长安的态度是?
A. 否定
B. 向往
C. 忘记
D. 逃避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