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7:06
《浣溪沙》
作者:晁端礼 〔宋代〕
一见郎来双眼明。春风楼上玉箫声。谁信同心双对子苦难成。瑶珮空传张好好,钿筝谁继薛琼琼。若是今生无此分有来生。
当我第一次见到你,眼睛立即明亮起来。春风中,楼上响起了如玉的箫声。谁能相信心心相印的爱情却难以成就?瑶佩空传着张好好的音信,谁来继承薛琼琼的钿筝?如果今生没有这样的缘分,那就期待来生再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晁端礼,字仲明,号穷睇,南宋时期诗人,以词作闻名,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描绘爱情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心浮动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爱情的无奈和渴望,反映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浣溪沙》是晁端礼的一首经典词作,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诗歌开篇即以“见郎”的情景引入,描绘出恋人相见时的心情,双眼明亮,充满期待和欣喜。随着“春风楼上玉箫声”的描写,诗人将场景与情感巧妙结合,声乐的美妙仿佛在传达着恋爱中的柔情蜜意。接下来的“谁信同心双对子苦难成”,则流露出诗人对爱情无法实现的无奈和悲伤,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真挚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残酷。
“瑶珮空传张好好”的句子,表达了对爱情信物的惋惜,而“钿筝谁继薛琼琼”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最后一句“若是今生无此分有来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缘分的信仰,虽然今生未能圆满,但仍希望来生能够再续前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所经历的苦楚与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风楼上玉箫声”中的“玉箫”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同心双对子”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晁端礼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二者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加细腻,情感更为深沉,而晁端礼则以直接的叙述展现了对缘分的无奈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