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49
定风波(客有两新鬟善歌者,请作送汤曲,因戏前二物)
歌舞阑珊退晚妆。
主人情重更留汤。
冠帽斜欹辞醉去,
邀定,玉人纤手自磨香。
又得尊前聊笑语。
如许。短歌宜舞小红裳。
宝马促归朱户闭人睡。
夜来应恨月侵床。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歌舞场景,伴随着晚妆的卸去,歌舞也渐渐结束。主人对客人情意深厚,不舍得让他们离开,甚至准备了香汤款待。醉意朦胧中,客人们斜倚着帽子,准备告别,然而却被邀约再聚,细腻的女子在一旁轻轻磨香。酒桌上,大家欢声笑语,气氛温馨。短歌轻舞,红衣女子在此间翩翩起舞,宝马轻快地催促回归,朱门紧闭,夜深人静,唯独月光悄然侵入床前,令人怅惘。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涧溪居士,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词人。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定风波》是黄庭坚在一次宴会上应邀所作,场景中有歌舞相伴,表现出欢乐的氛围。诗人在酒席上感受到的美好情感以及对离别的不舍,成为了这首词的核心。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温馨的聚会场面,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开头的“歌舞阑珊退晚妆”描绘了活动即将结束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轻松而略显依依不舍的氛围。接着,主人情重,宁愿留客共饮,显示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冠帽斜欹辞醉去”一句,以生动形象的描写表现出了醉意朦胧的状态,增强了诗歌的生活气息。随后,女子轻磨香的细节,既增添了画面的柔美,也暗示了聚会的雅致与轻松。
整首词在欢愉的氛围中,潜藏着对离别的惆怅,尤其是最后两句,宝马催归与夜月侵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展现出一种无奈与追忆的情感,令人深思。黄庭坚用简练的文字和生动的意象,将这一瞬间的美好与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
整首词通过欢聚与离别的对比,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离别的惆怅,揭示了生活中的温情与无奈。
定风波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黄庭坚
C. 杜甫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宝马”象征什么?
A. 美酒
B. 归途的急迫
C. 歌舞欢愉
D. 夜晚的孤寂
“夜来应恨月侵床”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失落与惆怅
C. 愤怒
D. 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