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5:13
巫山一段云
作者:赵孟頫〔元代〕
碧水澄青黛,危峰耸翠屏。
竹枝歌怨月三更,别是断肠声。
烟外黄牛峡,云中白帝城。
扁舟清夜泊苹汀,倚棹不胜情。
这首诗描绘了巫山的美丽景色与诗人的情感。首先,青绿的水面清澈如青黛,险峻的山峰高耸如翠屏。夜深人静时,竹枝上流传着怨曲,诉说着离别的伤感。远方的黄牛峡在烟雾中隐约可见,云中则是白帝城的轮廓。在这清幽的夜晚,诗人划着小舟停泊在水草丰美的滩涂上,靠着橹杆,难以抑制心中的情感。
作者介绍: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和诗人。他是元代文人的代表,兼具文人修养与艺术才华,诗风清新脱俗,善于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结合起来。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赵孟頫的晚年,他在仕途上颇有成就,但也经历了许多波折。巫山作为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抒怀的对象,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世间离愁别绪的感慨。
《巫山一段云》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中融合了自然风景与诗人的内心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巫山的清丽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首联“碧水澄青黛,危峰耸翠屏”以景入情,勾勒出一幅巫山的山水画卷,水的清澈与山的高耸相映成趣,给人以清新之感。
接下来的意象“竹枝歌怨月三更,别是断肠声”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结合,月夜下的竹枝歌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苦楚。这种情感不仅是对往昔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惋惜。“烟外黄牛峡,云中白帝城”描绘了远方的山河,使得诗人在此情此景中更添几分思乡之情。
最后的“扁舟清夜泊苹汀,倚棹不胜情”则传达出诗人在静谧的夜晚,面对诗意的水乡,内心的复杂情感愈加深厚。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浓厚的离愁情绪。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碧水澄青黛”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A. 浑浊的水面
B. 清澈的湖水
C. 风起云涌
答案:B
“竹枝歌怨月三更”中的“三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晚上9点
B. 晚上11点
C. 晚上12点
答案:C
诗中提到的“白帝城”所在的城市是?
A. 北京
B. 重庆
C. 成都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