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南好二首 其一 怜蚿杂诗,读竟,媵以二词返之

《江南好二首 其一 怜蚿杂诗,读竟,媵以二词返之》

时间: 2025-05-02 05:45:34

诗句

风尘恧,着水复黏泥。

溷俗几闻人洗耳,无言惟见李成蹊。

落照晚烟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5:34

原文展示:

风尘恧,着水复黏泥。溷俗几闻人洗耳,无言惟见李成蹊。落照晚烟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尘埃的景象,水面上又沾上了泥土。世俗的喧嚣中,听闻几人想要洗耳,但我无言以对,只能看到李成蹊在夕阳下的晚烟中低垂。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尘恧:指尘土飞扬的样子,形容环境肮脏。
  • 着水复黏泥:沾上水后又粘上了泥土,描绘了环境的恶劣。
  • 溷俗:指世俗的杂乱,无序的生活环境。
  • 洗耳:原意是洗耳以听,后指清静的环境。
  • 李成蹊:李成蹊为历史人物,通常指代有名望的人。
  • 落照晚烟低:夕阳落下,薄烟笼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凉的气氛。

典故解析:

  • 李成蹊:历史上李成蹊为东晋时期的隐士,传说其隐居于山林,象征高洁与隐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风格多样,兼具儒雅与豪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对当时的世俗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诗歌鉴赏:

《江南好二首 其一》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对世俗的厌倦。开头“风尘恧,着水复黏泥”,从字面上看是描绘一种环境的肮脏,但实际上是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人心浮躁的警醒。接下来的“溷俗几闻人洗耳”,则暗示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人想要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而“无言惟见李成蹊”则更进一步,李成蹊的身影成为了诗人心中理想的象征,他的存在提醒着诗人要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高洁的生活。最后的“落照晚烟低”,则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在夕阳和薄烟中思考人生,感受到生命的无奈与短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使得这首诗不仅具备了自然美感,更融合了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尘恧:描绘了一个环境的脏乱,暗示社会的混乱。
  2. 着水复黏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象征人心的复杂。
  3. 溷俗几闻人洗耳:引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的反感。
  4. 无言惟见李成蹊:表达诗人对理想人物的仰慕,李成蹊的存在象征着高洁。
  5. 落照晚烟低: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诗人沉思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尘比作世俗的混乱。
  • 拟人:无言以对,展示诗人的内心挣扎。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清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尘:象征世俗的喧嚣与浮躁。
  • 水泥:暗示内心的困扰与不安。
  • 李成蹊:代表理想与高洁的追求。
  • 落照晚烟: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象征思考与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尘恧”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干净整洁
    • B. 肮脏混乱
    • C. 宁静优雅
  2. “李成蹊”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世俗的繁华
    • B. 高洁与理想
    • C. 生活的无奈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快乐
    • B. 忧伤
    • C.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与姚华的作品,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更加强调历史的沉重感,而姚华则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与内心的反思。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姚华研究》
  2.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3. 《中国古典诗词的大意解析》

相关查询

送李参军 别公安贾明府 秋月(一作江城秋夜) 送苏参军 题招提寺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 听杜山人弹胡笳 赠岑郎中 题宋玉亭 题槿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戈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竹棚 缶字旁的字 忧愤成疾 甘字旁的字 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欣赖 包含券的成语 毫不讳言 转眼即逝 奚适 循分守理 彑字旁的字 包含凯的词语有哪些 伐交 养甥 分内之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