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2:2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2:23:17
小雨破宿暑,晓风忽焉遒。
山深树翳阴,蜩蚻应已秋。
清坐想高绝,语言谁应酬。
岂不念一往,抱病终自留。
羁旅少往还,有来或非俦。
命仆一谢之,纵我冠屦休。
移床上高堂,解书散床头。
於此有嘉兴,念世谁与谋。
独思山林入,兹意可绸缪。
何当买田庐,共遂丘壑游。
小雨驱散了宿夜的炎热,清晨的微风忽然变得清凉。
山深树荫浓密,蝉鸣和蚱蜢应该已经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我静坐在这里思念那高远的境界,谁来与我对话呢?
难道不想起往日的经历,抱病在身终究还是留在这里。
在外漂泊少有归途,有些人来过可能不是我的朋友。
让我命仆一言谢你,即使我身穿冠履也要休息。
搬床到高堂上,解开书卷散落在床头。
在这里有美好的事情,想想这个世界有谁来谋划?
独自思考山林的生活,这个心情可以好好计划。
何时能够买下一块田地和房子,满足于在山丘之间游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山林、秋天的声音等意象,常用于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士人的理想和归宿感。
作者介绍: 王令(约1010年-约1079年),字仲华,号寒山,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体现对自然的观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令的旅途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旅次寄宝觉讷师》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色交融的佳作。诗的开头以“小雨破宿暑”引入,描绘了一幅清晨的自然景象,雨水洗去夏日的炎热,清风徐来,暗示着一种新的开始。接着,诗人通过“山深树翳阴,蜩蚻应已秋”强调了环境的变化,蝉鸣与蚱蜢的声音令人感受到秋季的临近,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沉思,也引起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诗的中段,诗人表现出一种孤独感,“语言谁应酬”体现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回忆过去的经历,抱病之身的无奈显得愈加沉重。此时的羁旅生活使他感到与世隔绝,诗人通过“命仆一谢之”表达了对世俗交往的淡漠,显示出他对清静生活的渴求。
最后,诗人展现了对未来的憧憬,“何当买田庐,共遂丘壑游”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理想,希望能够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归宿。全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与人生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孤独、思索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蜩蚻”指的是哪种动物?
“何当买田庐”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诗中“清坐想高绝”中的“高绝”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王令的《旅次寄宝觉讷师》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而王令则更加注重内心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
以上内容为《旅次寄宝觉讷师》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深刻意蕴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