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7:35
钗头凤·秋海棠
作者:顾太清 〔清代〕
清清露。涓涓注。嫩红细点黄心吐。
花如泪。叶如翠。花花叶叶,一般酸味。
记。记。记。虫声诉。西风妒。
秋来更向谁分付。闲愁积。人不寐。
半规残月,凉生绣被。
睡。睡。睡。
清晨的露水清澈而晶莹,涓涓流淌,嫩红的秋海棠花瓣上细细的黄色心蕊轻轻吐露出来。
花儿如泪,叶子如翠,花与叶的味道都带着一丝酸涩。
我不停地回忆,想着往事。虫鸣在诉说,西风在嫉妒。
秋天来临,向谁倾诉这份忧愁呢?闲愁积聚,令人辗转难眠。
半弯的残月,伴随着凉意,覆盖在绣被上。
我想沉沉入睡,然而却无法入眠。
作者介绍:顾太清,清代女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风格细腻,常表现女性的内心情感与生活境遇。
创作背景:此诗成作于秋季,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与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反映了女性在秋日时节的孤独与愁苦。
《钗头凤·秋海棠》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秋季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用“清清露”、“涓涓注”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清新,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而又略显忧伤的场景。接着“嫩红细点黄心吐”一语,借助秋海棠的娇嫩与凄美,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愁苦。
“花如泪,叶如翠”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花儿的泪水与翠绿的叶子形成鲜明对比,既有生命的美丽,又有失落的伤感。虫声与西风的描写则增添了秋天的寂寥感,诗人以“秋来更向谁分付”感叹生命中的孤独,面对无尽的闲愁,夜不能寐。
最后段落的“半规残月,凉生绣被”,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残月和凉意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令人深思,展现了顾太清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秋季来临时的孤独与愁苦,借助秋海棠的意象,反映出诗人对生活、情感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词汇:
“清清露”指的是什么?
A. 晴天的阳光
B. 清晨的露水
C. 夜晚的月光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秋海棠”用来象征什么?
A. 快乐
B. 伤感与美丽
C. 哀伤
答案:B
“闲愁积,人不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激动
B. 孤独与思念
C. 轻松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