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5:22
风水洞
平昔常闻风水洞,
重山复水去无穷。
因缘偶入云泉路,
林下先闻接客钟。
我以前常常听说风水洞,
它在重重山水之间,去向无穷无尽。
偶然间我走上了通往云泉的路,
在树林下,首先听见了接客的钟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风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指环境的好坏与人们的命运有密切关系,诗中提到的“风水洞”便是与此有关,表示此地风景优美,适合居住或游玩。
作者介绍:
林逋(967-1028),字景逸,号九峰,浙江杭州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诗,追求隐逸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林逋隐居生活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享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风水的重视。
《风水洞》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字里行间透着作者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开篇即以“平昔常闻”引入,表达了对“风水洞”的好奇与期待,营造出一种向往的氛围。接着“重山复水去无穷”则描绘了风水洞周围的壮丽山水,表现出自然的雄伟与壮丽。林逋以“因缘偶入云泉路”表达了他偶然间的发现,传达了一种意外之喜,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正是隐士生活的真实写照。最后一句“林下先闻接客钟”则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在幽静的林间,隐约传来的钟声让人感受到一种人间烟火气,既有静谧的自然,又有生活的气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思考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风水洞”主要象征什么?
A. 隐士的住所
B. 美好的环境
C. 旅行的目的地
诗的最后一句“林下先闻接客钟”中,钟声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寂静
B. 热闹
C. 温暖
诗中“重山复水”表达了怎样的自然景象?
A. 荒凉
B. 雄伟
C. 单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