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曲漕桥送张秘校赴庆州幕

《曲漕桥送张秘校赴庆州幕》

时间: 2025-07-29 09:13:33

诗句

野客伐山桂,横为曲渚桥。

势危宁过马,径狭欲通樵。

小艇何妨系,离魂正此销。

想君回首处,虹影在林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13:33

原文展示:

野客伐山桂,横为曲渚桥。
势危宁过马,径狭欲通樵。
小艇何妨系,离魂正此销。
想君回首处,虹影在林椒。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伐木的旅人,砍下了桂树,搭建了曲折的渚桥。
桥势险峻,骑马是否安全过往呢?小路狭窄,想要通行砍柴的人。
小舟停泊在此又何妨呢?离愁正是此时最浓。
想象你回首的那一刻,彩虹的影子在林间的椒树上摇曳。

注释:

  • 野客:指在山中生活的旅人或木匠。
  • 伐山桂:砍伐生长于山上的桂树。
  • 曲渚桥:曲折的小桥,"渚"指水边的沙洲或小岛。
  • 势危:桥的状态危险,形势不稳。
  • 径狭:道路狭窄。
  • 离魂:形容因思念或忧愁而感到心灵的忧伤。
  • 虹影:彩虹的影子,象征美好和希望。

典故解析:

“虹影”可能暗喻离别后的美好回忆,或许与古代关于彩虹的吉祥寓意有关。古人认为彩虹是天上的神迹,常与美好、希望和团聚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松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张秘校即将赴庆州任职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不安与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山水相依、友人离别的画面。开篇通过“野客伐山桂”描绘了一位旅人艰难的生存状态,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接着“势危宁过马,径狭欲通樵”两句,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险阻,既是对离别的隐喻,也是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担忧。

“小艇何妨系,离魂正此销”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通过小艇的停泊象征情感的寄托,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最后一句“想君回首处,虹影在林椒”以美好的意象结束,既是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又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离别的惆怅,也有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客伐山桂:描绘了在山中的旅人,象征了艰难的生活。
  • 横为曲渚桥:暗示了在自然中与人类活动的结合。
  • 势危宁过马:表达对安全的忧虑,生动传达出离别的紧迫感。
  • 径狭欲通樵:反映出生活道路的狭窄与艰辛。
  • 小艇何妨系:象征思念与情感的归宿。
  • 离魂正此销:表现出思念的沉重与心灵的孤独。
  • 想君回首处:对友人回首的期待,寄托着深情的祝愿。
  • 虹影在林椒:用美好的意象作结,象征希望与美好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虹影”暗示美好的回忆。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诗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深情与不舍,借助自然景物描绘出人生的离愁与追忆,呈现出浓厚的人情味与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优雅。
  • :象征联系与沟通。
  • 小艇:象征归宿与安宁。
  • 虹影:象征希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野客”指的是谁?

    • A. 旅人
    • B. 渔夫
    • C. 砍柴人
  2. “虹影”象征什么?

    • A. 离愁
    • B. 希望
    • C. 回忆
  3.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喜悦
    • B. 忧伤
    • C. 愤怒

答案:

  1. A. 旅人
  2. B. 希望
  3. B. 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梅尧臣的这首诗在情感上更加细腻,注重对离别时刻的刻画,而李白则更强调对友人未来的祝愿与激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方钓隐挟星学求诗且业醫 吊岳文二公二首 贺新郎(三用韵寄旧宫怨) 摸鱼儿 摸鱼儿 满庭芳(初夏) 八声甘州(寿徐信甫母夫人七秩) 声声慢(寿何思院母夫人) 西江月 满江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榴子 龝字旁的字 包含薜的词语有哪些 乃祖乃父 善恶昭彰 虎字头的字 曰字旁的字 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信言不美 人间天上 嗣统 胆小怕事 甘字旁的字 蚊母树 特然 圆木警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