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蝶恋花 花朝和内

《蝶恋花 花朝和内》

时间: 2025-05-04 00:47:35

诗句

屈指春光将过半。

又是花朝,花信春莺唤。

情绪繁花花影乱。

护花花下将花看。

拈花笑倩如花伴。

细读花间,花也应肠断。

花落花开花事换。

编成花史山妻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7:35

原文展示

《蝶恋花 花朝和内》
作者: 董元恺 〔清代〕

屈指春光将过半。
又是花朝,花信春莺唤。
情绪繁花花影乱。
护花花下将花看。
拈花笑倩如花伴。
细读花间,花也应肠断。
花落花开花事换。
编成花史山妻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花开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思考。时光已过半,春天已经来临,莺鸟鸣唱唤醒了春意。繁花似锦,景色迷人。作者在花下欣赏花朵,感受到花的芬芳与美丽,心中不禁生出一种与花相伴的欢愉。细细品味,花朵也让人感到心痛,仿佛有种离别的哀伤。花开花落,春天的事物总在更替,不禁让人想到人生如梦,终究要为生活的琐事所困。

注释

  • 屈指:用手指计算,表示时间的流逝。
  • 花朝:指二月初二的“花朝节”,古人认为春天的花开始盛开。
  • 花信:指春天花开的消息或信号。
  • 情绪繁花:形容心中情感如繁花般纷乱。
  • 护花:在这里指呵护花朵,亦可引申为对爱情的珍惜。
  • 肠断:形容心中悲切,不忍离别。
  • 花史:指花的历史,暗指人生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蝶恋花 花朝和内》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之时,诗人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 花朝和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哲理结合在了一起,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爱情的思索。诗的开头“屈指春光将过半”,用简单的动作表达了时间的流逝,给人以紧迫感,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接下来的描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花信春莺唤”不仅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情感的唤醒,寓意着生命的繁荣。

在诗的中间部分,作者通过“护花花下将花看”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仿佛在说爱与美是值得守护的。而“细读花间,花也应肠断”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的陶醉,也有对离别与无常的感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最后两句“花落花开花事换,编成花史山妻管”则引入了人生的哲学,花的盛开与凋落象征着人生的起伏,编制成花的历史,暗示着生活中琐事的繁杂,尤其是家庭琐事的牵绊。整首诗在欢愉中带着淡淡的忧伤,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丽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屈指春光将过半:通过“屈指”描写时间的流逝,感叹春天已过半。
  2. 又是花朝,花信春莺唤:花朝节的到来,春莺的鸣叫唤醒春天的气息。
  3. 情绪繁花花影乱:形容内心情感如繁花般纷繁复杂。
  4. 护花花下将花看:在花下欣赏花朵,体现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5. 拈花笑倩如花伴:与花相伴,感受到美好的陪伴。
  6. 细读花间,花也应肠断:细细品味花的美好,也让人感受到内心的伤感。
  7. 花落花开花事换:花开花落,象征人生的变迁与无常。
  8. 编成花史山妻管:花的故事编织成历史,暗示家庭琐事的束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与人的情感进行比较,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花朵以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花落花开”,形成音韵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花的美丽,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既有对短暂美好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着生命与希望,代表着新生与活力。
  • :代表美好、爱情与生命的短暂。
  • :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欢愉。
  • 肠断:代表内心的苦痛与离别的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花朝”是指哪个节日?

    • A. 春节
    • B. 花朝节
    • C. 中秋节
    • D. 端午节
  2. “屈指春光将过半”中的“屈指”是什么意思?

    • A. 摆动手指
    • B. 用手指计算时间
    • C. 指责
    • D. 指挥
  3. 诗中提到“护花”的意思是?

    • A. 种花
    • B. 珍惜美好事物
    • C. 保护花朵
    • D. 赏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可与苏轼的《蝶恋花》进行对比,苏轼的作品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思考,而董元恺的《蝶恋花 花朝和内》则在描绘春花的美丽时,融入了更多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传记》
  2. 《古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 寄题向伯恭侍郎企疏堂 病中初见梅花驰送季申枢密并以二绝 永遇乐(学士兄筑室南山拒梗峰下,与西山相对。因生日,以词见意) 次韵王得之礼部夜直有作 道游武夷遇雨既渡复回明日竟敢游九曲而行因 杨贯之提举挽诗二首 题子阳监丞见一庵 群玉五咏·百花洲 送李仲和之泉南其子官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又字旁的字 系马埋轮 包含奈的成语 山亏一篑 尣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咽苦吞甘 报花 英声茂实 風字旁的字 缴绕 士字旁的字 看乔 云縠 养痈遗患 分章析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