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8:10
云间幽好许谁参,十亩林园拥舍南。
隐几献花真不二,举杯邀月但成三。
着鞭有路非吾乐,弹铗无求只自甘。
吾亦营巢老深竹,肯分华榜共名庵。
这片云间的幽静美好,谁能与我共享呢?
十亩的林园环绕着我的南面居所。
我在隐秘的几案上献上花朵,确实是独一无二。
我举杯邀月,结果却变成了三个人的欢聚。
驾马而行,在路上并不是我的乐趣,
弹琴抚铗,无所求,只求心中自甘。
我也在这老竹深处搭建巢穴,
愿意与他人分享这安静的庵堂。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写于李弥逊隐居于山林之时,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中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李弥逊的《题子阳监丞见一庵》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便以“云间幽好”为引,勾勒出一幅优雅的自然画面,传达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接着,诗人描绘了十亩林园的意境,表达出他对于自然环境的依恋与欣赏。中间部分“隐几献花真不二,举杯邀月但成三”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得,虽然独自与自然对饮,却又感受到月光的陪伴,仿佛三者同在,形成了一种超脱的境界。最后几句,诗人回归自我,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强调了内心的满足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审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提到的“十亩林园”指的是什么?
A. 一座花园
B. 一个村庄
C. 一片森林
“举杯邀月但成三”中,诗人为何感到“成三”?
A. 因为有朋友来访
B. 因为月光的陪伴
C. 因为有三个人在场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什么?
A. 渴望追求
B. 欣然接受
C. 淡泊无求
答案:
李弥逊的隐逸生活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王维的作品多以山水为主,而李弥逊则更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