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4:30
蝶恋花 春闺和漱玉词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晓起春酥呵又冻。
风捲西楼,似怯红栏动。
欲倚自怜无与共,
和愁况是纤腰重。
花影看看移半缝。
呆觑庭阴,蹴损鞋尖凤。
莫怪难凭惟好梦,
鹊声也把愁人弄。
清晨醒来,春天的温暖又带着寒意。
风卷动着西楼,似乎怯生生地碰动了红栏杆。
想要倚靠着自怜,却无人相伴,
那愁苦的心情,倒像是纤细的腰身沉重。
花影轻轻摇曳,似乎要移到窗缝之间。
呆呆地看着庭院的阴影,鞋尖不小心蹬坏了凤穿的鞋。
不要怪我难以入梦,
连喜鹊的叫声也把愁人弄得更加烦恼。
本诗未涉及特定典故,但通过花影、鞋尖等意象,传达出女子在春日的闲愁与孤独,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春天美好却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感受。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5-1710),字梦阮,号澹庐,清代诗人,擅长词,风格清丽、婉约。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尤其是对春天和女性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代,正值作者对春天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沉淀,反映出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情感的抒发。
《蝶恋花 春闺和漱玉词》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充分展现了陈维崧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诗的开头以“晓起春酥呵又冻”描绘了春晨的温暖与寒意的对比,营造了一种矛盾的情感基调,这种对比不仅仅是自然的变化,更是内心情感的摇摆。接下来的“风捲西楼,似怯红栏动”,则通过风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怯意与孤独。
诗中“欲倚自怜无与共”,展现了作者的内心独白,欲望与现实的对峙,表现了孤独的深切感受。后面的“花影看看移半缝”则通过细微的动作描绘出一种静谧的美感,但同时又暗示着无奈与愁苦。
整首诗在意象上使用了花影、庭阴等自然元素,透过这些意象,传达出春天的美丽与作者内心的愁苦,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最后一句“鹊声也把愁人弄”,将外界的声音与内心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对春天的美好憧憬与对孤独的无奈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个人的孤独,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在春日中的忧愁与感伤。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酥”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寒意
B. 春天的温暖
C. 春天的花香
D. 春天的雨水
“欲倚自怜无与共”中的“自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自责
C. 自怜
D. 自信
诗中提到的“鹊声”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A. 增添春天的气息
B. 反映内心的愁苦
C. 表达对生命的赞美
D. 传达欢快的情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