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0:31
和陈生投赠二首
作者:刘克庄
华裾乃肯访衰翁,何德烦君贽一通。
百尺楼真广陵后,千岩宅在鲁家东。
句中有眼参方见,删后无诗论未公。
年少分阴且惜取,老夫不觉已头童。
诗歌整体翻译:
华裾(华美的衣裳)的人肯来拜访我这个衰老的翁(老人),你何德何能让我烦恼地送上一封信。高耸的楼阁确实是在广陵之后,千重山峦则位于鲁家东面。诗句中有眼光才能看见删减后的诗句,删减之后的诗句就没有人能讨论其高低了。年轻时分阴影(指年轻时的名声和地位),我还应该珍惜,而老年人却不知不觉已是童心未泯。
刘克庄(1182年-1269年),字梦阮,号月湖,晚号云谷,南宋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善于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常在作品中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
此诗出于刘克庄与友人陈生的交往背景,表达了对友人赠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老年和人生的感慨。诗中体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友谊的珍惜。
整首诗的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表现了对友人访问的感谢,也隐含了对自身老去的感伤。诗人以“华裾”引出对友人的尊敬,反映出交往中的礼节与诚意。接着,诗人用“百尺楼”和“千岩宅”描绘出自然的壮丽,借以衬托自己的渺小与孤独。接下来的“句中有眼”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认为只有经历过删减和沉淀的诗句才有深意。最后一句则是自我反思,年少时应珍惜光阴,而今在不知不觉中已是年迈,仍保持着一颗童心。全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感激,也有对时间流逝的哲理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智慧。
全诗通过对友谊、自然、人生的思考,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态度,强调珍惜青春与友谊的重要性,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哲理。
诗中“华裾”指的是:
A. 美丽的衣服
B. 年轻人
C. 老人
D. 风景
诗人感叹自己在年老时保持童心的表现是:
A. 对时光的遗憾
B. 对生命的乐观
C. 对友情的珍视
D. 对自然的思考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和陈生投赠二首》更注重个人情感与友谊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传达情感,却在主题上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