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4:56
小暑日寄山甫二首
作者: 刘克庄
七年侍膝极融怡,
半月分襟费梦思。
比鹿门翁吾齿耄,
作鱼梁吏汝官卑。
击鲜何忍为儿溷,
反鮓无烦寄土宜。
若见省郎问村叟,
不能书札尚能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回忆起自己在朋友身边的快乐时光,感叹时间流逝,自己已然老去。与朋友的地位差距让他感到些许无奈。虽然生活中有琐碎的烦恼,但他仍然愿意为朋友写诗,抒发心中情怀。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仁,号退庵,自号山甫,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出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小暑时节,正值夏季,诗人通过对这一时节的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南宋时期士人的情感境遇和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小暑时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反思。开篇便以“七年侍膝”引入,表达了与友人相伴的快乐时光已经过去。接着“半月分襟”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比鹿门翁吾齿耄”,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年老的忧虑,也隐含了对友人地位的羡慕与自嘲,说明自己在社会地位上的无奈。接下来的“击鲜何忍为儿溷”则揭示了诗人在生活中遭遇的艰辛,他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抗拒。
“反鮓无烦寄土宜”,表达了尽管生活琐碎,但他仍愿意为朋友寄托情感,以诗歌作为交流的方式。结尾“若见省郎问村叟,不能书札尚能诗”,体现了尽管不能以书信联系,但仍然能够通过诗歌传递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视与思念,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自我反省,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七年侍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生活的满意
C. 对自然的喜爱
D. 对时间的无忧
“击鲜”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生活的艰辛
C. 友谊的深厚
D. 自然的美好
诗人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
A. 排比
B. 拟人
C. 比喻与对仗
D. 夸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