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33
胜业寺
刘克庄 〔宋代〕
寺创于何代,问僧皆不知。
槎牙夏后柏,残缺柳侯碑。
雪过禅堂冷,冰馀岳路危。
上封犹未到,太息负心期。
这座寺庙建于何个时代,我问僧人们,却都不知道。
寺前的苍柏像槎牙一样粗糙,残破的碑文上写着柳侯的名字。
雪后禅堂显得冷清,冰雪还留在通往山岳的路上,十分危险。
上封的信件还没送到,我不禁叹息,心中对于期盼的失落感。
“柳侯”指的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因其在文学和政治上的成就而被纪念。诗中提到的碑,可能是为了追忆其影响。诗中反映了对历史的追索与对现实的无奈。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勉,号石庵,南宋诗人,以豪放和沉郁的风格著称,擅长诗歌和散文。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胜业寺》创作于南宋时期,那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常通过对寺庙、自然的描写,表达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胜业寺》是一首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内心情感的诗。全诗以问句引入,表现诗人对寺庙历史的探寻和对和尚的无奈。接着,通过“槎牙夏后柏”和“残缺柳侯碑”的描写,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对岁月的追忆与感伤。诗中“雪过禅堂冷,冰馀岳路危”更是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内心的孤寂与危险,环境的冷清与诗人内心的失落感相互映衬。最后一句“上封犹未到,太息负心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无奈,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整首诗在清冷中透出一丝哀伤,深刻而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寺庙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思与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柳侯碑”主要是为了纪念谁?
诗中“雪过禅堂冷”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上封犹未到,太息负心期”中的“负心期”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