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7:56
文致累臣心事薄,包谈眸子过名轻。可怜汝辈终身悔,得似先生只眼明。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看法。诗中提到:文字和文采虽使人的心事沉重,但若只为名声而谈论,眼光却显得微不足道。可怜那些人终生都会后悔,难道不如像老师您那样,拥有明亮的眼光和深邃的见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在探讨名利与智慧的关系时,似乎暗指古代文人之间的较量,表达出对名利的鄙视和对智慧的推崇,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文人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垂才,号李溪,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生于福建。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常反映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刘克庄在诗中反映出对文人生活的观察,揭示了在追求名利的同时,许多人忽视了内心的真实追求。
这首诗以清新而隽永的语言揭示了名与利的虚幻,诗人在开篇通过对“文致”的描写,表达出对那些追求华丽辞藻、却缺乏深刻内涵的人们的反思。接着,他通过“可怜汝辈终身悔”的情感宣泄,表现出对那些迷失在名利中的人们的惋惜。最后,诗人向“先生”致敬,强调了智慧与明眼的重要性。整体构思严谨,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名利与智慧的对比展开,强调了内在智慧的重要性,抨击了表面华丽而缺乏实质的追求,传达出诗人对真正智慧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文致”指的是什么?
“可怜汝辈终身悔”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强调内在智慧的重要性,而后者则更倾向于享受当下的豪放,二者展现出不同的处世哲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