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2:55
次韵李参政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坱圠群灵付大钧,
人生于世本何营。
浩然中夜存存气,
不藉西风梦亦清。
将万物的灵气交给大自然,
人生在世究竟为了什么呢?
在浩然的气节中,夜晚仍然生生不息,
不依赖西风,梦中也能保持清明。
诗中提到的“浩然”可以联系到《孟子》中所说的“浩然之气”,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气节,代表了一种为人处世的理想态度。此外,西风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象征外界的干扰或影响,诗人通过“不藉西风”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220—1290),字梦阮,号高涧,晚号了翁,宋代诗人、书法家,曾任官职,因其诗风清新、意象高远而受到后世的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自省与对自然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次韵李参政》是一首表达对人生意义深刻思考的诗作。诗人以“坱圠群灵付大钧”开篇,展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仿佛在说,万物的灵气应归于自然的法则之中,个人在世间的努力与追求是何其渺小。接着,诗人提问“人生于世本何营”,此句引发读者对生命本质的深思,似乎在质疑人们忙碌的生活方式。
“浩然中夜存存气”一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宁静,即使在黑夜中,这种浩然的气节依旧存在,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与坚持。而“梦亦清”则揭示了诗人追求心灵清明的愿望,意味着他在面对外界的干扰与变化时,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晰。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哲理,情感上则透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气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其核心思想是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传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魏了翁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生的意义与内心的宁静展开,表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传递了一种超然与淡泊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哲理性的提问,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价值,并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坱圠群灵付大钧”的意思是?
A. 将万物灵气交给自然
B. 将灵气交给人类
C. 忽略大自然
D. 追求个人利益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
A. 忧虑与焦虑
B. 超然与淡泊
C. 追求财富
D. 担心未来
“浩然中夜存存气”中的“浩然”指的是?
A. 生命的短暂
B. 高尚的气节
C. 自然的力量
D. 夜晚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魏了翁的《次韵李参政》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内心的感悟。杜甫在《登高》中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而魏了翁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法则的归属。两者的诗风虽有所不同,但在对人生态度的探讨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次韵李参政》这首诗的意境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