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8:54
王常博寄示沌路七诗李肩吾用韵为予寿因次韵 其四
魏了翁 〔宋代〕
竹外蒲牢叩晓鲸,玉珂金钥恍心惊。
断章韩愈赊七字,臣罪当诛王圣明。
在竹林之外,蒲牢声响如同晨钟,清晨的鲸声唤醒了我;
手中握着玉珂和金钥,心中不禁感到惊异。
我引用韩愈的诗句,借来七个字,
我作为臣子,罪责理应受到王的明审与惩罚。
魏了翁,字子昂,号溪山,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他的诗风常常兼具古典气息与时代特色,作品多涉及友情、人生、政治等主题。
这首诗写于魏了翁与王常博、李肩吾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祝寿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己身份和责任的思考。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引人入胜。开篇通过“竹外蒲牢叩晓鲸”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氛围,宛如晨光初照,万物复苏,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接着,诗人提到“玉珂金钥”,这不仅是乐器的象征,更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提及的韩愈,作为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其作品的引用无疑为诗增添了文化的厚重感,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延续。
最后,诗人以“臣罪当诛王圣明”自谦,表现出对自身责任的深刻认识。这种自省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对权力的敬畏,同时也流露出对正义的渴望。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魏了翁的深厚文学功底和高尚人格。
诗歌通过友谊、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对正义、责任的追求。魏了翁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寿之情,也反映了他对自身角色和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诗中“竹外蒲牢叩晓鲸”中的“蒲牢”指的是什么?
诗人引用韩愈的诗句,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臣罪当诛王圣明”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认识?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魏了翁的诗更显轻松与洒脱,而杜甫则表现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两者在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体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