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安同知 其二

《送安同知 其二》

时间: 2025-05-07 17:58:51

诗句

京邑殿留司马相,东山无以我公归。

德人用舍关天运,世上巫咸妄见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58:51

原文展示

送安同知 其二
魏了翁 〔宋代〕
京邑殿留司马相,
东山无以我公归。
德人用舍关天运,
世上巫咸妄见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京城中,朝廷依然留住了司马相(指官职),而我公(你)却无法再回到东山。德行高尚的人用他的去留可以影响天命,而世上的巫师们却常常妄自揣测时局。

注释

字词注释

  • 京邑:指京城,通常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 殿留:留在朝廷中,指官职未去。
  • 司马相:指古代官职,司马是军政职务,相是宰相,合起来可能指高官。
  • 东山:东山隐士,常用以象征隐居或归隐的地方。
  • 德人:品德高尚的人。
  • 用舍:去留、选择。
  • 关天运:影响天命、天道。
  • 巫咸:巫师,古代认为他们能通灵。
  • 妄见机:妄自揣测时机,意指不切实际的推测。

典故解析

  • 东山隐士:源于东晋隐士陶渊明,常用以指有志于隐居的人。
  • 德人用舍:古人认为德行高尚的人其去留会影响天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子安,号清白,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诗名世,作品多描写山水人情,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魏了翁送别友人安同知之际,体现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及对时局的思考。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的无奈以及对德行的重视。

诗歌鉴赏

《送安同知 其二》是一首通过送别友人表达对国家和时代的思考的诗。首句“京邑殿留司马相”点明了当时的政治环境,暗示着作者对官场的复杂情感。后续的描写则通过“东山无以我公归”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尤其是对德行与权势的反思。作者通过“德人用舍关天运”揭示了道德与命运的关联,强调了高尚品德的重要性。这种哲理性的思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价值观,也恰恰是时代背景下士人对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感。

在艺术手法上,魏了翁采用了对仗和抒情的方式,使得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情感上深邃。诗中对“巫咸妄见机”的描绘,凸显了当时社会对迷信与虚妄的反思,表现出作者对真实与虚幻的深刻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京邑殿留司马相:描写了京城中高官的留任,反映出权力的固化。
  • 东山无以我公归:表达了对友人返回隐居生活的期望与无奈。
  • 德人用舍关天运:强调高尚品德可以影响命运,暗含对道德的重视。
  • 世上巫咸妄见机:批评世间的迷信与虚妄,反映出对现实的不满。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巫咸”比喻那些迷信于时局变化的人,体现出讽刺意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与隐逸的对比,探讨了道德与命运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京邑:象征权力与繁华。
  • 东山:隐居与理想的象征,代表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 德人:象征高尚与仁德。
  • 巫咸:象征迷信与不真实的判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山”象征什么? A. 权力
    B. 隐居与自由
    C. 战争

  2. “德人用舍关天运”的意思是什么? A. 德行高尚的人影响命运
    B. 德行无关紧要
    C. 只有权力才能影响命运

  3. 诗中提到的“巫咸”指的是什么? A. 高官
    B. 迷信的人
    C. 隐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送别诗,侧重于友情与人生的感慨,而《送安同知 其二》则更多地反映了对道德与时局的思考。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魏了翁诗文集》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 送穆越州 双井白龙 《鸣泉思》,思君子也。君子抱道且殆,而时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 其一 荆州十首 其一 浣溪沙 屈原塔 减字木兰花(赠君猷家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飠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世功 霞友云朋 水陆之馔 齲字旁的字 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髫儿 传心 流血成渠 砥名励节 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饿虎吞羊 沥沥淅淅 秦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