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0:38
含露迎风惜不尝,故将赤日损容光。
红消白瘦香犹在,想见当年十八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种美丽的事物(荔枝)的惜别之情。含着露水的荔枝迎着风,却没有机会品尝,因此只得在烈日的照射下,失去了光彩。虽然红色的果实已经消逝,白色的果实也显得瘦弱,但那香气依然存在,令人想念当年的美好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苏东坡的弟弟。他在文学创作上,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其诗词风格多样,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乾荔支”可能是苏辙在某个夏季的时节中写下的,表达了对荔枝这种果实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折射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乾荔支》通过描绘荔枝的生长和衰败,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中“含露迎风惜不尝”,生动地描绘了荔枝在清晨露水和微风中的状态,表现出一种生机与美感。然而,随之而来的“故将赤日损容光”,则突显了阳光的暴烈,使得荔枝失去了原有的光华,仿佛暗示着青春的易逝和美好的消逝。接下来的“红消白瘦香犹在”,虽然果实的颜色和形态已经改变,但那独特的香气依然留存,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便美好事物已然逝去,但那份回忆和感受依然存在。最后一句“想见当年十八娘”,更是点明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充满了对青春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失去的惋惜,展现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反映了人生无常的主题,启发读者珍惜眼前的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含露迎风”的意思是:
A. 荔枝在阳光下
B. 荔枝在清晨的露水中
C. 荔枝已经枯萎
“红消白瘦香犹在”中“红消”的意思是:
A. 荔枝变得更红
B. 荔枝的颜色褪去
C. 荔枝发臭
诗中提到的“十八娘”象征的是:
A. 美丽的女孩
B. 老年人
C. 只是一种果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辙的《乾荔支》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后者则表现出豪放的气质,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