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1:29
香胜烧兰红胜霞,城中最数令公家。
人人散后君须看,归到江南无此花。
香味胜过烧兰,红色胜过朝霞,
城中最美的牡丹,只有令公家种植。
人人散去后,你一定要来看看,
回到江南后再也见不到这样的花。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其诗作涵盖了政治、社会、人生等多个方面,尤其以《琵琶行》和《长恨歌》最为人熟知。
《看恽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作于白居易与友人相聚时,对恽家牡丹花的赞美。诗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叹以及对友人李二十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以牡丹花为题材,描绘了美丽的花朵和园中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香胜烧兰红胜霞”,通过比较,突出了牡丹花的独特魅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嗅觉冲击。接下来的“城中最数令公家”则具体指向恽家的牡丹,称其为城中最美的花,显示出作者对这一景色的珍视。
全诗最后两句“人人散后君须看,归到江南无此花”更是情感的升华,表达出一种惜花之情与告别之苦。诗人在告诫朋友,要在众人散去后好好欣赏这花,暗示着这花的珍稀与美丽,以及自己即将离去的惆怅。整首诗不仅是对花的赞美,更是对友谊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丽事物的赞美、对友人深切的关怀以及对即将分别的惆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诗中“人人散后君须看”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香胜烧兰”是通过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的?
与白居易的《看恽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其情感基调更为沉重,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忧虑与思考。两者虽题材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