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见杨弘贞诗赋,因题绝句以自谕

《见杨弘贞诗赋,因题绝句以自谕》

时间: 2025-05-07 23:03:46

诗句

赋句诗章妙入神,未年三十即无身。

常嗟薄命形憔悴,若比弘贞是幸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3:46

原文展示:

赋句诗章妙入神,未年三十即无身。常嗟薄命形憔悴,若比弘贞是幸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句子和篇章妙趣横生,然而我还未满三十岁就已身心疲惫。常常感叹命运薄弱,形容憔悴,若能比得上杨弘贞,那真算是个幸运的人。

注释:

  • 赋句:诗句的意思,指诗歌的意境和内容。
  • 无身:指身心疲惫,可能暗指生活的困顿。
  • 薄命:命运薄弱,生活艰辛。
  • 憔悴:形容憔悴、疲惫的样子。
  • 弘贞:指杨弘贞,可能是指一个命运相对较好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情感真挚的诗风闻名,尤其擅长叙事诗和乐府诗。其作品多描写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关心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白居易三十岁前后,正值其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此时他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已趋于成熟,但个人的生存状态则显得颇为困顿,因而在诗中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他人幸运的羡慕。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四句,表达了白居易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前两句描绘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表现出诗歌的魅力与深度。尽管他在三十岁时已经有所成就,但他却感到身心俱疲,似乎在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失落与疲惫。后两句则转向对命运的反思,感叹自己的命运薄弱,形容憔悴,暗示他与那些命运较好的人(如杨弘贞)之间的对比。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个人的孤独与无奈,也反映了白居易对自己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赋句诗章妙入神:诗句生动而富有灵性,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
  2. 未年三十即无身:年纪尚轻,却感到身心疲惫,暗示生活的艰辛。
  3. 常嗟薄命形憔悴:常常感叹自己的命运薄弱,身体也因此憔悴。
  4. 若比弘贞是幸人:若能像杨弘贞那样幸运,真是幸运的人。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自己和杨弘贞的对比,突显个人的失落感。
  • 夸张:形容“未年三十即无身”,夸大了其疲惫的程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生命苦短的思索,以及对他人命运的羡慕。它反映了诗人在追求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和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赋句:象征诗歌的灵魂与艺术的追求。
  • 无身、憔悴:象征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艰辛。
  • 弘贞:象征命运较好的人,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诗中感叹自己命运的薄弱,常常感到: A. 幸运
    B. 憔悴
    C. 快乐

  2. 诗中的“弘贞”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位朋友
    C. 一位官员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命运的感慨
    B. 对诗歌的热爱
    C. 对生活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夜雨寄北》李商隐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与李白的《将进酒》在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慨上有相似之处,但白居易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更偏向豪放的气概。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查询

吾友务深有叹琴之什运使子骏答之佳章务深亦 马子山为余与贺顺之书记李仲蒙察推同年同幕 寒食感事呈同官 山园 晴登北城 水葓 赠李仲祥道士 织妇怨 和子平悼马 可笑口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精疲力竭 切腹 谊友 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百战百败 恩断义绝 区畔 快人快事 鬥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人丁兴旺 包含囤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千态万状 心驰神往 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