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病中诗十五首。初病风

《病中诗十五首。初病风》

时间: 2025-07-27 15:19:43

诗句

六十八衰翁,乘衰百疾攻。

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

肘痹宜生柳,头旋剧转蓬。

恬然不动处,虚白在胸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5:19:43

原文展示

六十八衰翁,乘衰百疾攻。
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
肘痹宜生柳,头旋剧转蓬。
恬然不动处,虚白在胸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已经六十八岁,身体衰弱,面临着许多疾病的侵袭。就像一棵腐朽的树木难免遭受虫害,空旷的地方容易受到风的侵袭。手臂的疼痛需要用柳树来治疗,头部的眩晕好似剧烈的蓬草旋转。即便如此,他在内心却是恬淡安宁的,胸中如同空白一样。

注释

  • 六十八衰翁:六十八岁的老人,衰老之意。
  • 乘衰百疾攻:因为衰老而遭受百病的侵袭。
  • 朽株:腐朽的树木,象征着衰老的身体。
  • :虫害,指腐朽的树木难免受到虫子的侵害。
  • 空穴易来风:空旷的地方容易受到风的侵袭,比喻脆弱的身体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 肘痹:手肘部位的疼痛。
  • 生柳:用柳树的汁液来治疗疼痛,柳树在古代常被用作药材。
  • 头旋:头晕的意思。
  • 转蓬:比喻头晕,像蓬草一样旋转。
  • 恬然不动处:内心宁静安定的状态。
  • 虚白在胸中:胸中感到空虚而平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题材涵盖政治、社会、生活、爱情等,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深受百姓喜爱。他的诗风以“新乐府”著称,强调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身体衰弱、疾病缠身之际,表达了对衰老与疾病的无奈与接受,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歌鉴赏

《病中诗十五首》中的《初病风》是一首表达衰老与疾病感受的诗作。全诗以“衰翁”自称,直白地揭示了作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显得格外真实而感人。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将衰老的身体与腐朽的树木相提并论,突显了衰老的无奈和脆弱。同时,诗中提到的“空穴易来风”,进一步强调了身体的脆弱,暗示外界环境对老年人的影响。

然而,尽管面临肘部的疼痛和头晕的困扰,诗人的心态却是“恬然不动”。这句话传达了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或许是对生命无常的理解与接受。诗人在病痛中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与淡泊。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意象上生动,深刻地揭示了老年人面对疾病时的复杂心情,既有无奈,又有一种由衰老带来的淡然与宁静。白居易用朴素的言语传达出深邃的哲理,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种病痛的倾诉,更是一种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六十八衰翁:自称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强调年纪与衰老。
  2. 乘衰百疾攻:表明衰老使他遭受多种疾病的侵袭,表达了身体的脆弱。
  3. 朽株难免蠹:以树木的腐朽来比喻身体的衰败,突显老年人的无奈。
  4. 空穴易来风:比喻外界环境对脆弱身体的影响,意味着老年人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
  5. 肘痹宜生柳:提到使用柳树来治疗疼痛,显示了古人对自然药材的依赖。
  6. 头旋剧转蓬:形容头晕的感觉,使用生动的意象来传达身体的不适。
  7. 恬然不动处:表达内心的安宁,尽管身体不适,但心态却是平和的。
  8. 虚白在胸中:暗示一种内心的空灵与宁静,或许象征着超脱于世俗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身体的衰弱比作“朽株”,形象生动。
  • 对偶:如“肘痹宜生柳,头旋剧转蓬”,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用“乘衰百疾攻”来强调身体的虚弱。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衰老与疾病展开,表达了白居易对身体衰弱的认知与接受,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豁达态度。在病痛的折磨中,诗人依然保持内心的宁静,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衰翁:象征衰老、智慧与无奈。
  • 朽株:象征衰败与生命的脆弱。
  • :象征生命力与治愈。
  • :象征外界的影响与变化。
  • 虚白: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自称多少岁?

    • A. 58岁
    • B. 68岁
    • C. 78岁
  2. “空穴易来风”中的“空穴”比喻什么?

    • A. 空荡的心情
    • B. 脆弱的身体
    • C. 空虚的思想
  3. 诗中提到的“肘痹”需要用什么来治疗?

    • A. 药材
    • B. 柳树
    • C. 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饮酒》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诗词对比

比较白居易的《初病风》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白居易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身体感受与内心的宁静,而杜甫则通过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表达了更广泛的社会关切。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代文学发展史》

相关查询

送张瑶贬五谿尉 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 别孙訢 广陵别郑处士 别从甥万盈 独孤判官部送兵 别韦兵曹 送蔡十二之海上(时在卫中) 同李九士曹观壁画云作 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饮时洛阳告捷遂作春酒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名俱败 葱蔚洇润 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雕龙绣虎 哑然一笑 虔心 桃花坞 寻检 鹿字旁的字 断手续玉 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謇博 韦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驰蹂 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