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5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1:40
诗词名称: 浔阳岁晚,寄元八郎中、庾三十二员外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诗歌内容:
阅水年将暮,烧金道未成。
丹砂不肯死,白发自须生。
病肺惭杯满,衰颜忌镜明。
春深旧乡梦,岁晚故交情。
一别浮云散,双瞻列宿荣。
螭头阶下立,龙尾道前行。
封事频闻奏,除书数见名。
虚怀事僚友,平步取公卿。
漏尽鸡人报,朝回幼女迎。
可怜白司马,老大在湓城。
这首诗描绘了年末的时光,诗人感叹岁月流逝,回忆往昔的友情和生活。诗中提到,水流到了年末,金钱的追求却未能实现;丹砂(指炼丹之术)依旧不肯消亡,白发却已悄然生长。诗人因病而羞愧于饮酒,容颜衰老不敢面对镜子。春天的梦境让人思念故乡,年末的交情让人感慨。分别后如浮云般散去,仰望星宿感到荣光。螭头的阶下伫立,龙尾的路上行走。奏章频繁上奏,名声逐渐显露。心中虚怀以待朋友,步步高升入公卿之位。夜深鸡鸣报晓,清晨迎接幼女回家。可怜的白司马,如今已老且身在湓城。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他的诗歌善于描写民生,情感真挚,风格清新。白居易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尤其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等作品流传甚广。
这首诗写于唐代中期,当时白居易在政治上经历了一些波折,逐渐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中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与个人的孤独。
这首诗以自然的景象引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以“阅水年将暮”开篇,暗示岁末时分,流逝的时间让人感到惆怅。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诗人感受到身体和容颜的衰老,反映了人在名利场中迷失自我的无奈。尽管在年末的时刻,诗人仍能回忆起旧时的友情,并在心中珍藏,显示出他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封事频闻奏”,说明自己在官场上的活动,反映出他在追求名声与地位之间的挣扎。而“可怜白司马,老大在湓城”更是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沉重感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老友的关心与惋惜,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示了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诗人通过描绘生活的现实和回忆往昔,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一个人在官场与人际关系中的挣扎与反思。
诗中提到“阅水年将暮”,意味着什么?
“白发”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旧友的感情如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