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7:44
小辟东园学种瓜。
粉墙遥带竹篱笆。
雨肥碧玉蛾眉豆,
风折黄金凤爪花。
香径转,绿阴斜。
堆庭苔石长须牙。
外间不识汾阳宅,
道是襄阳米老家。
这首诗描绘了在东园中学习种瓜的情景,粉红色的墙壁远处有竹篱笆。雨水滋润了碧绿的蛾眉豆,微风中折断了金色的凤爪花。香气四溢的小径蜿蜒而行,绿阴斜斜地洒落在地上。庭院中苔藓和石头相伴,长长的须根在石上生长。外面的人不认识汾阳的宅子,却以为这是襄阳的米老家。
诗中提到的“汾阳”和“襄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地名,分别位于山西和湖北。汾阳人称米老家,指代米食文化的发源地,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樊增祥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儒家教育,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樊增祥在东园学习种植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这首《鹧鸪天 东园》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开篇以“学种瓜”引入,展现出一种朴实的生活场景,表现了诗人对种植的兴趣与乐趣。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粉墙遥带竹篱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田园氛围,墙壁的颜色与竹子的清新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自然与人居环境的和谐。
在细节上,诗中提到的“雨肥碧玉蛾眉豆”和“风折黄金凤爪花”,不仅描绘出植物的生机与美丽,也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魅力。 “香径转,绿阴斜”则传达出一份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令人感受到清新空气中的芬芳。
最后,诗人通过“外间不识汾阳宅,道是襄阳米老家”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整体上,诗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情感的深度,又有自然景色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主旨在于表达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园”指的是哪种活动?
A. 学习种植
B. 游玩
C. 读书
D. 绘画
“香径转,绿阴斜”中“香径”指的是什么?
A. 一条小路
B. 一条河流
C. 一片树林
D. 一座山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记
B. 怀念
C. 轻视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樊增祥的《鹧鸪天 东园》更注重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生活的真实感受,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