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8:31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文天祥
两月缥囚里,一年忧患馀。
疏因随事直,忠故有时愚。
道在身何拙,心安体自舒。
近来都勘破,人世只蘧庐。
两个月的囚禁让我感到忧虑重重,一年的遭遇让我心生忧患。因事而疏的道理在于直接,忠诚的故而偶尔显得愚钝。身体的道理何其拙劣,心安理得自然舒畅。最近我都已看透,人世间不过是个草庐。
作者介绍:文天祥,字廷枢,号履善,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生于1193年,因抗击元军而被俘,后遭受囚禁,最终壮烈殉国。他的诗风豪放,充满激昂壮志,饱含民族气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文天祥被囚禁期间,表达了他在逆境中对忠贞和人生的思考。背景是南宋末年,国家危机四伏,文天祥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与责任感在诗中显露无遗。
这首诗体现了文天祥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韧的意志。诗的开篇以“缥囚”引入,生动地描绘了他的囚禁生活,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接下来的“疏因随事直”表明他对事物真相的透彻理解,虽然有时忠诚显得愚钝,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道在身何拙,心安体自舒”传达了一种内心宁静的境界,尽管外在环境艰难,但他对人生的领悟使他心灵得到解脱。
最后一句“人世只蘧庐”以草庐为比喻,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薄和对名利的超然。整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遭遇,更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思考,展现出中华文化中的忠贞与坚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囚禁中对忠诚、人生和世俗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国家的无限忠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文天祥的“缥囚”指的是哪个状态?
诗中“忠故有时愚”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文天祥的诗与杜甫的《登高》都有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但文天祥更倾向于表达忠诚的精神,而杜甫则多描绘了人生的苦难与忧愁。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希望能够加深对文天祥及其作品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