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9:53
呈立斋先生
车若水 〔宋代〕
童牙苦呫毕,嚼瓜灯烬烂。
衡缩高于丘,才作文字看。
精微隔几尘,健笔抵流湍。
开眼天地燎,始识用书难。
千葩惭一实,本根耐岁寒。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习与写作过程中的艰辛感受。前两句描绘了少年时的苦读情景,像是嚼着瓜子、看着灯火。接下来的诗句则形象地表现了学问的高深与写作的困难。最后两句则反映出对真正知识的渴望和对世俗浮华的自我警醒。
车若水,南宋时期的诗人,机智而敏感,擅长描写自然及人情世故。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的思想感悟。
《呈立斋先生》是其向立斋先生表达敬意的作品,反映了当时书生对读书求知的执着与艰辛。时代背景下,士人重视学问,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呈立斋先生》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反思,呈现了学习道路上的艰辛与挑战。开头的“童牙苦呫毕”,让人感受到在求知的过程中,少年的辛苦与坚持。接着,诗人用“衡缩高于丘”形象地表现出学问的高深,仿佛在说,真正的知识并非轻易获得。
“精微隔几尘,健笔抵流湍”,这两句展现了写作的艰难,学问的微妙与复杂,表明在面对知识的浩瀚与深邃时,个人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诗的最后,提到“千葩惭一实”,则让人反思表面的繁华与真实的知识之间的落差,发出对浮华世界的自我警醒。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与对自身的反思,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个人色彩。
整首诗通过描述学习的艰辛与对知识的渴望,表达了对浮华世界的反思与对真实知识的追求,体现了宋代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中提到“童牙苦呫毕”是指: A. 幼年时的快乐 B. 幼年时的艰苦学习 C. 成年后的思考
“千葩惭一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浮华的追求 B. 对真实知识的珍惜 C. 对虚荣的向往
诗中“开眼天地燎”意味着: A. 眼界开阔,能看见更多的知识 B. 眼界狭窄,看不到真实 C. 对知识的无所谓
《登高》与《呈立斋先生》在对知识与人生的探索上,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杜甫的《登高》更多的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而车若水的诗则着重于学习过程中的艰辛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