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31
《八六子》
作者: 陈衍〔清代〕
忒侵寻,一年时序,愁肠直共萦回。
正半晌惊心鸟语,霎时溅泪花枝。
记春暗来。无端幽梦难谐。
此水纵非衣带,何曾缥缈蓬莱。
当送我乘风镜湖飞度。
梦游人近,梦鞋人到,那堪此际谁敲绣户。
声声残雨空阶。待安排。
银釭乍明镜台。
这首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与对春天的怀念。诗人感慨时序变迁,愁情萦绕心头。半日来,听到鸟鸣,心中不禁涌起泪水。春天似乎悄然来临,却又让人感到无端的幽梦难以成真。这水虽然不是真正的衣带水,但仍然让人向往那缥缈的蓬莱仙境。此时,我希望乘风飞度镜湖,然而梦中的人和鞋子都近在咫尺,怎忍心在此时听到谁轻轻敲响绣户。声声残雨打在空阶之上,静待安排。银光闪烁,照亮了镜台。
作者介绍:陈衍,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以婉约风格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尤其擅长用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时光流逝带来的惆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得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氛围。
《八六子》是一首充满感怀与思索的词作,诗人在这首词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忒侵寻,一年时序”,便传达出一种对时间的敏感与思考,愁肠萦回的情感使得整首词显得沉重而又细腻。鸟语惊心,泪水流淌,这一瞬间的感受让人倍感真实,仿佛能够触摸到那份心灵的触动。
“此水纵非衣带,何曾缥缈蓬莱”一句,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蓬莱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希望能够乘风飞度,逃离此刻的烦恼。然而“梦游人近,梦鞋人到,那么此际谁敲绣户”,则是一种对梦幻与现实的无奈呼喊,尽管梦境近在咫尺,但现实的无情却让人无法触及。
整首词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渴望、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八六子》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意思?
“声声残雨空阶”中的“空阶”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