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韩仲止主簿

《寄韩仲止主簿》

时间: 2025-05-07 23:35:53

诗句

介室于余亦外家,二年朝夕向长沙。

闻君往会临川葬,我不及前空叹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5:53

原文展示:

寄韩仲止主簿 赵蕃 〔宋代〕 介室于余亦外家,二年朝夕向长沙。 闻君往会临川葬,我不及前空叹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是赵蕃写给韩仲止主簿的,表达了对韩仲止的思念和未能参加其葬礼的遗憾。诗中提到“介室于余亦外家”,意指韩仲止与赵蕃有亲戚关系;“二年朝夕向长沙”,描述了赵蕃在长沙的长期居住;“闻君往会临川葬”,得知韩仲止去世并葬于临川;“我不及前空叹嗟”,表达了赵蕃未能参加葬礼的深深叹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介室:指亲戚关系。
  • 外家:指妻子的娘家或亲戚家。
  • 朝夕:指长时间。
  • 长沙:地名,今湖南长沙。
  • 临川:地名,今江西抚州。
  • 叹嗟:叹息。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他在长沙居住期间,得知韩仲止去世并葬于临川后所作,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和未能参加葬礼的遗憾。

创作背景: 赵蕃在长沙居住了两年,期间与韩仲止有亲戚关系。当得知韩仲止去世并葬于临川时,他因未能参加葬礼而感到遗憾,遂作此诗以寄哀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情,通过“介室于余亦外家”一句,点明了赵蕃与韩仲止的亲戚关系,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基础。“二年朝夕向长沙”则描绘了赵蕃在长沙的长期居住,为后文的遗憾之情做了铺垫。“闻君往会临川葬”一句,传达了韩仲止去世的消息,而“我不及前空叹嗟”则深刻表达了赵蕃未能参加葬礼的遗憾和悲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具体的地点和事件,展现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弥补的遗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介室于余亦外家:赵蕃与韩仲止有亲戚关系,这里的“介室”指亲戚,“外家”指妻子的娘家或亲戚家。
  2. 二年朝夕向长沙:赵蕃在长沙居住了两年,这里的“朝夕”指长时间。
  3. 闻君往会临川葬:得知韩仲止去世并葬于临川,这里的“临川”是地名,今江西抚州。
  4. 我不及前空叹嗟:赵蕃未能参加葬礼,只能空自叹息,这里的“叹嗟”指叹息。

修辞手法:

  • 无明显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亲友的思念和未能参加葬礼的遗憾。通过具体的地点和事件,展现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弥补的遗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沙:地名,象征赵蕃的长期居住地。
  • 临川:地名,象征韩仲止的葬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赵蕃与韩仲止的关系是什么? A. 朋友 B. 亲戚 C. 同事 D. 师生 答案:B

  2. 赵蕃在长沙居住了多久? A. 一年 B. 两年 C. 三年 D. 四年 答案:B

  3. 韩仲止葬于何处? A. 长沙 B. 临川 C. 杭州 D. 苏州 答案:B

  4. 赵蕃未能参加韩仲止的葬礼,他的感受是什么? A. 高兴 B. 平静 C. 遗憾 D. 无所谓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诗作,如《寄韩仲止主簿》等,可以进一步了解赵蕃的诗风和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离别和思念之情,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赵蕃在其中的地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八首 其三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其三 苏小小像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五 纪别 菩萨蛮 题美人图 菩萨蛮 其二 咏枕和友 菩萨蛮 菩萨蛮(湖心寺席上赋茶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狗恶酒酸 閠字旁的字 英风亮节 麻字旁的字 夜庭 可遇难求 礼阁 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美奂美轮 支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贻嗤 先蚕坛 岭头 不问三七二十一 广字头的字 包含陋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