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7:47
《杜鹃》
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
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
月树啼方急,山房客未眠。
还将口中血,滴向野花鲜。
全诗翻译:
蜀汉的皇帝在何年何月的灵魂呢?经过千春的轮回,化成了杜鹃鸟。不如回去跟我说说这话,这种道理自古以来就有人传颂。月光下的树上,杜鹃鸣叫得急促,山间的小屋里,旅人还未入眠。还要把我口中流出的血,滴向那野花的鲜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云峰,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沉思的哲理,作品常带有浓郁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杜鹃》创作于诗人心境孤寂、对故国怀念之时,反映了历史的遗憾与个人的感慨。
这首《杜鹃》通过对杜鹃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以“蜀帝”引入,立即唤起了人们对蜀汉历史的回忆,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接着提到“千春化杜鹃”,不仅是对时间的感慨,也是对生命轮回的思索。杜鹃鸟的哀鸣常与离别、悲伤相联系,这里通过杜鹃的形象,深化了悲剧的意境。
“月树啼方急,山房客未眠”两句,通过月光和杜鹃的鸣叫,营造了一种静谧却又充满紧迫感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最后一句“还将口中血,滴向野花鲜”,则暗示着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尽管心中充满了痛苦与血泪,却仍愿意将这种情感倾注于自然与生命之中。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哀伤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无奈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达到了一种美与痛的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故国的思念、对时间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深刻反思,情感基调深沉而富有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鹃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蜀帝”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口中血”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