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发石佛

《发石佛》

时间: 2025-04-23 14:20:19

诗句

石佛如今果有灵,尽驱昏翳作空青。

松原白石今朝过,云洞月岩明日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20:19

原文展示:

发石佛 赵蕃 〔宋代〕 石佛如今果有灵,尽驱昏翳作空青。 松原白石今朝过,云洞月岩明日经。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石佛现在果然显灵了,驱散了所有的昏暗,变成了清澈的蓝天。今天我经过了松原和白石,明天我将经过云洞和月岩。

注释: 字词注释:

  • 石佛:指石雕的佛像。
  • 昏翳:昏暗,模糊不清。
  • 空青:清澈的蓝天。
  • 松原:地名,可能指长满松树的原野。
  • 白石:地名,可能指白色的石头。
  • 云洞:地名,可能指云雾缭绕的洞穴。
  • 月岩:地名,可能指月光照耀的岩石。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可能是在旅行途中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期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旅行途中,经过石佛所在地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石佛显灵、驱散昏暗的景象,以及作者即将经过的松原、白石、云洞和月岩,展现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诗中“尽驱昏翳作空青”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石佛以生命力,形象生动。后两句通过对具体地名的提及,增加了诗歌的时空感,使读者仿佛跟随作者一同旅行,感受自然的美丽和旅途的乐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旅途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石佛如今果有灵,尽驱昏翳作空青”:石佛显灵,驱散了所有的昏暗,变成了清澈的蓝天。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石佛以生命力,形象生动。
  • 第二句“松原白石今朝过,云洞月岩明日经”:今天我经过了松原和白石,明天我将经过云洞和月岩。通过对具体地名的提及,增加了诗歌的时空感,使读者仿佛跟随作者一同旅行。

修辞手法:

  • 拟人:“石佛如今果有灵”,赋予石佛以生命力。
  • 对仗:“松原白石今朝过,云洞月岩明日经”,对仗工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石佛显灵和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旅途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佛:象征着神圣和灵性。
  • 空青:象征着清澈和纯净。
  • 松原、白石、云洞、月岩:象征着自然的美景和旅途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尽驱昏翳作空青”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地名不包括以下哪个? A. 松原 B. 白石 C. 青山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赵蕃《发石佛》与苏轼《题西林壁》: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赵蕃的诗更注重旅途的体验,而苏轼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可以与赵蕃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洞仙歌 玉印高寸许,状如半核,篆文仅一真字,充和得之肆中。为赋 洞仙歌 其一 七月六日泛舟虎邱,即事有作 洞仙歌 帘波,分赋 洞仙歌·归舟访东涧老人墓,河东君葬其侧。嘉庆庚午陈云伯大令所树小碣尚存 洞仙歌 送张宗师捧香 洞仙歌(访泉於期师,得周氏泉,为赋) 洞仙歌 洞仙歌·输赢成败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木兰花慢·博山香雾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开赛 精娴 虫字旁的字 开开头的成语 踟蹰不前 祸作福阶 组团 切要关头 若卵投石 咽项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鸟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包含班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