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 其二

《临江仙 其二》

时间: 2025-05-10 07:11:35

诗句

十载萧萧湘岸住,捎烟惹雨参差。

如今枕畔露华滋。

身居清暑殿,梦到竹郎祠。

琢就细腰冰几尺,宵来御辇频辞。

一生疏直许谁知。

霜砧来别院,纨扇忆同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1:35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其二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十载萧萧湘岸住,捎烟惹雨参差。
如今枕畔露华滋。
身居清暑殿,梦到竹郎祠。
琢就细腰冰几尺,宵来御辇频辞。
一生疏直许谁知。
霜砧来别院,纨扇忆同时。

白话文翻译:

在湘江岸边住了十年,烟雨朦胧,景色参差。
如今在枕边享受露水的滋润。
身处清凉的宫殿,梦中却回到竹郎的祠堂。
雕琢出几尺长的冰,昨夜频繁地辞别御辇。
一生的疏离,谁又能知晓呢?
霜砧在别院响起,手中的纨扇让我忆起往昔的同伴。

注释:

  • 湘岸:指湘江的岸边。
  • 捎烟惹雨:意指烟雾和雨水交织的景象。
  • 露华滋:露水滋润,形容清晨的幽静与清新。
  • 清暑殿:指避暑的宫殿。
  • 竹郎祠:竹郎为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可能指代某种怀旧或追思。
  • 琢就:雕刻或打磨。
  • 宵来:昨夜。
  • 疏直:疏离、冷淡,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霜砧:指寒霜落在石砧上,暗示秋冬的气息。
  • 纨扇:用丝绸做的扇子,象征轻柔与雅致。

典故解析:

“竹郎”在古诗词中常用来指代旧时恋人或朋友,表达对往日情感的追忆。古代文人常常以竹作为清高、清雅的象征,而“竹郎祠”则可能是指某个与竹有关的文人或神灵的庙宇,表达人们对其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2-1710),字子真,号青云,清代诗人,因其诗歌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人赞誉。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情怀。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其二》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思索与惆怅。诗的开头“十载萧萧湘岸住”,直接引入了诗人对湘江的回忆,十年的时光与萧瑟的景象相结合,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如今枕畔露华滋”意在展现诗人身处当下的宁静,但内心却流露出对往日情感的追忆。

在描绘梦境时,诗人写道“身居清暑殿,梦到竹郎祠”,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现实与梦境的错位,现实中的清凉与梦中的幽思形成鲜明对照。同时,琢磨细腰冰几尺,表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词通过对过往的回忆与现实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怀念。最后“霜砧来别院,纨扇忆同时”则以物寄情,既表明了时光的无情,也唤起了对昔日友情的追思,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载萧萧湘岸住:描写在湘江岸边生活的十年,风景萧瑟,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2. 捎烟惹雨参差:烟雨交织,景色模糊,体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3. 如今枕畔露华滋:对比现实的宁静与梦中的回忆,表现内心的矛盾。
  4. 身居清暑殿,梦到竹郎祠:现实与梦境的交织,带出对过去的怀念。
  5. 琢就细腰冰几尺:象征美好与追求,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审美情趣。
  6. 宵来御辇频辞:辞别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7. 一生疏直许谁知: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感慨,暗示与他人的隔阂。
  8. 霜砧来别院,纨扇忆同时:以物寄情,反映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比: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意象:如“湘岸”“露华”“竹郎”等意象都富有文化内涵,增强了诗的意境。
  • 比喻:将冰与美好相联系,暗示诗人的追求。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怀念,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流露,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 湘岸: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青春。
  • 露华:代表着清新与宁静。
  • 竹郎:象征着旧时的情感与回忆。
  • 细腰冰:代表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霜砧:暗示时间的无情,寄托对友谊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载萧萧湘岸住”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怀念与孤独
    • C) 生气
  2. “梦到竹郎祠”中的“竹郎”指代的是?

    • A) 朋友
    • B) 恋人
    • C) 亲人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对比
    • C) 排比

答案

  1. B) 怀念与孤独
  2. A) 朋友(或B) 恋人,视具体解读而定)
  3. B) 对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都是表达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但陈维崧的作品更侧重于孤独感的刻画,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对爱情的惆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陈维崧研究》

相关查询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十四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十二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十一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九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六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五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三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二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一 汴京纪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酒曲 陈抟 情不自禁 滔滔不穷 癶字旁的字 挟朋树党 包含倔的词语有哪些 玄字旁的字 打富济贫 旁引曲证 捞捕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三结尾的成语 厂字头的字 人烦马殆 高字旁的字 包含歌的成语 口字旁的字 昫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